女帝:陛下请自重,臣不想升官

第一百五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2/3)

合上,放到一边,然后接着道:“如此难得一见的国之栋梁,理当拥有比别人更高的起点,侍郎之位,正合适。”

  “嗯,皇兄不反对就好。”

  女帝微微颔首。

  “陆卿不仅忠贞无二,品行纯良,学问和能力亦是极为出众,朕对陆卿抱有极大的期待,甚至在朕心里,他就是朕唯一的内阁首辅人选。”

  听到这话,姜承道不由心中一动。

  “百官之首,可不是那么好坐稳的。”

  “朕知道。”

  女帝嘴角微微一扬。

  “所以朕打算,让陆卿在六部各要职全部轮转一遍,要是条件允许,三院九寺之机要亦可考虑。”

  闻言,姜承道顿时愣了愣。

  六部要职

  天下之事,大半都在于六部,把六部各司全部执掌一遍.这.怕不是要上天啊!

  你这根基是不是打得太夸张了一点?

  有心劝一下,不过一想到自家妹妹可是万年难遇的至尊,能够得到玉玺完全认可的无上存在,姜承道便有些释然了。

  这对年轻的明君贤臣,行事稍微出格一些,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很快,他便把注意力放在了面前的文书上。

  如今妖后伏诛,而且各省不安定的因素也被顾思妙设计引诱到荒州除去了大半,剩下的小鱼小虾翻不起什么浪来。

  虽然还有如圣公于九渊之类在赵太后乱政期间借助乱势崛起的反贼在肆虐地方,但只要朝廷不乱,圣主临朝,他们是没什么机会搅动天下的。

  所以,差不多是时候把精力放在文治上了。

  而要想开拓盛世,就不得不面对大夏帝国延续至今的各种积弊。

  “这改革优待宗室之策”

  姜承道沉吟一声,缓缓说道:“陛下你是准备让微臣来出这个头,是么?”

  “皇兄果然聪明过人。”

  女帝夸奖了一句。

  “朕的确是这个打算。”

  然而她的夸奖不仅没让姜承道感到高兴,反而莫名有点无语。

  女帝接着道:“此事涉及数以十万计的宗室的利益,那些仗着皇族血脉贪图享乐、目光短浅之辈是不可能轻易退让的,即便摄于朕之威势,也定然会对提及此事之人恨之入骨.”

  “所以,这件事必须要由分量极重、能够压制宗室的人牵头,皇兄你是圣境之主,本就是超然于外的存在,没有比你更好的人选了。”

  姜承道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看向书案上的文书,颇为感慨地轻叹一声。

  “陛下你看漏了一点。”

  “嗯?”

  女帝有些疑惑地看着他。

  姜承道声音中透着一股沉重之色。

  “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政事上的改变,都会对原本的利益分布造成影响,陛下身为天下共主,在发布政令,尤其是变革之法前,必须分清利弊,明辨是非,知道谁是受益者,又会让谁的利益受损,预判各方反应,辨明风险。”

  女帝顿时眉头一皱。

  “皇兄指的是”

  “此法所针对者,并非只有宗室。”

  姜承道的声音愈发低沉。

  “若是实施,朝廷自然是省了一大笔财政支出,而宗室在朝廷雷霆手段下,要想维持以往的奢靡生活,就得把目光放在那可多可少的半成岁入上,而岁入,是与当地百姓挂钩的。”

  “陛下,你想想看,若是在严厉监管,并且不增加税目等诸多限制的前提下,按照陆晨的思路,地方宗室要想增加收入,大抵就只能把饼做大,这样他们就能分到更多,甚至比原本的固定俸禄还多。”

  “一旦尝到甜头,他们势必会比原来反对时的态度更加疯狂,那些百姓在他们眼里,可就不是可以随意蹂躏的牲畜了,而是行走的粮食、银两和灵石,到了那时候,地方上的矛盾就会发生改变,这样一来,真正利益受损的,可就说不好是谁了。”

  “而且多一个纳税的百姓,或者多一个纳税的人,他们就能多分一份钱,这样一来,这修士、士绅不纳税的国策.啧啧”

  听到这话,女帝脸上逐渐流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姜承道又道:“宗室虽然没有治理地方的权利,也没有食邑,甚至在陆晨的提议下,连特权都削减了许多,但他们依旧还是拥有皇族血统的贵人。”

  “三代以内的宗室可不是百姓,每一个宗室成员,可都有上书天宗府的权利,谁若是妨碍他们牟利,他们就敢上书,甚至直接入京!”

  听到这里,女帝彻底反应了过来,眼中陡然闪过一抹深邃的光芒。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