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7 行行重行行下(2/3)
至黄岗时,达到一种巅峰。
村民有钱,村部就宽松,能进行更多提升和建设,包括精神物质两方面,再加上“先进现代生活方式”的代表罗学云做活例子,氛围与田集这么近都有差别。
“山离得更近,风都清澈了。”费专家感慨着,干净整洁,蓬勃旺盛,他作为一个外来者,所有刺激都是新鲜的直接的,给予强烈的冲击。
闻听此言,愣是没吃午饭等到现在的曹国宏心满意足,军功章有我的一半,我高兴。
因是工作日,外面没有年轻人游荡,都是老头老太带着奶娃娃瞧热闹,此情此景更让费专家动容,所谓老有所养,少有所依,村子老人孩子过得好,才是真正的好。
他热情跟大家打招呼,去看了村文化广场,看了张贴的文明红黑榜,看了村民能瞧电影的礼堂,还有朗朗书声的小学。
“不错不错,室外操场室内体育馆齐全,刮风下雨不耽误体育课,教室有电扇有电灯,孩子上学条件舒坦,看来你没有只是顾着青云学校。”费专家夸奖道。
“我其实挺希望孩子在村小上学的,只是要以身作则,告诉大家青云学校没打算敷衍乱来,才把孩子送到镇上。”
村民都富裕起来,有送孩子读书的热情与期望,怎么会愿意家门口的小学不成器,何况罗学云自己除了以身作则,佐证青云学校是认真的,同样不能厚此薄彼,对“母校”视而不见,论设施条件是不差的,师资可能稍弱。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谁体格大就能吃的多,自然规律如此。
黄岗的农田同样得到极高评价,作为最早接受科技农业生产理念的村民,很慷慨地将耕地聚拢在一起,建成生产示范基地,他们作为青农人,实在不能接受其他同事家里的地,比自己村耕种得标准。
即便临山丘陵高低起伏如波浪不平,不可能改造成整齐划一,机器最热爱的作业田块,青农还是尽了自己最大努力,修路挖沟筑田引渠开塘,以提高生产效率和科学规范。
符合科学的自有一种美,不管它是农田还是建筑。
沿着田埂从围子上坡,悄然来到罗学云家门口,望着环坡而建的农村小院,被树木花草掩映,狗狗们跑来跑去,鸟儿们飞来飞去,费专家哑然失笑。
“整一个世外桃源呐,怪不得小罗喜欢住在乡下,原来是看不上城里。”
他的夸奖出于精神感受,是上罗坡有那种舒坦宁静的风致,故而光明磊落地讲出来,陈助理就不同,看到罗学云家实实在在的普通小院,不是青砖黛瓦,没有雕梁画栋,门窗家具都能看出是很现代的东西,并非讲究奢侈格调的那些花头,想表扬都说不出词。
多少人发达之后,先把自己家改成皇宫别墅,衣食住行全要考究,哪有罗学云这样,宁愿捐建教学楼,宁愿修桥铺路,都没改造装饰一下自己的家。
这境界已经远超凡俗。
“村里老规矩是家里来客,一定要开火吃点什么。”罗学云一边倒茶,一边闲话,“但是年轻人有新派头,得尊重客人,费老要是肯赏光,我就去忙活忙活,费老要是没有雅兴,咱就喝点茶水吃些点心解解乏。”
“新派头好,新派头好,上了年岁,没那么好胃口,主人家非端上来一碗面,吃也不是不吃也不是,好叫人为难。”费专家开怀大笑。
“可不是嘛,今时不同往日,光景变了,风气也要跟着变,往年吃不饱饭,怕客人不好意思空着肚子回家,才愣是要留客,现在留客吃饭要看看感情到不到位,愿不愿意花这份时间消磨。”
“有理有理。”费专家道,“西屋这是个药房嘞,你还会行医呢?”
“那可不,正经有证的。”罗学云笑道,“现在就是当个乐趣,事情太多,没法背着药箱走街串巷,乡亲们来找我也常找不到人,多是做一些食补的方子,酿些药酒什么的。”
“多面手啊,了不起,我早先也是学医科的,后来改成社会学,咱们算是同道中人。”
“不敢比不敢比,我不过是半路出家,您可是跟鲁迅先生一挂,以文学和社会学救世界的,”
“呦呵。”费专家眼睛一亮,“小罗说出这种话,咱们就是真同道了,谁说青云商业就不是在救世界呢。”
罗学云眨了眨眼睛:“没上过大学,没改过学科,到底差了一截,不正宗是不是?”
费专家先是一愣,而后捧腹大笑,连连鼓掌。
“有趣有趣。”
等笑声止息,故事到了结尾。
“我该走了。”他说道,“小罗好好干,若是有机会再次玉阑行,我还会来看青云,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