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730 龙头中的龙头(2/3)

满意的人,他们的眼睛可都像狼一样阴恻恻盯着,若是自己这个先出头的椽子有什么闪失,必将变成群起而击的靶子,想翻身都不容易。

  然而话说回来,青食改变就是为了变好,若不肯顺应这个改变,显然要被淘汰,将来被远远甩开,那结局比做失败还惨。

  “事在人为!”罗学杨坚定道,“我就算一年到头不放假,三天两头就出差,也要盯着饮品部打出开门红,让那些质疑青食的人,质疑学云的人,质疑我的人好好看看,什么才是对的。”

  “好,好得很。”罗师塘狠拍桌子,“有这股劲头,将来肯定能走更远,眼下的零碎就不用多讲了,爹相信你不怕。”

  他说完看向普生,道:“生儿,家里的事记清楚,千万别在外面胡说八道。”

  “不说,肯定不说。”普生保证道。

  吃过饭,罗学杨捧起“九阴真经”翻阅起来,这是学云给他的策划案,希望他能在青食调整之后,带领饮品部迅速度过混乱期,勇猛打响青云饮品“单干”的第一炮。

  办法给的很多,多到有些繁复,反而让他一时间理不清思路,罗学杨知道,活学活用最重要,就像种地似的,都是一亩三分田,买一样的种子,同时播种收获,就是有人丰收,被评为种田能手,有人惨淡,被嘲笑懒汉。

  所以他必须抓住核心。

  “以点带面……”

  随着反复琢磨,罗学杨的思路渐渐清晰,开始规划青云饮品的战斗。

  首先是摸清家底,被划给饮品部的项目有多少个,产品多少款,职工多少人,资产多少量等等,这点上青云饮品无疑是最富裕的,哪怕坐拥陈清方便面和申龙辣条两款王牌的零食部都比不上,只能排老二。

  拿生产基地来讲,除了陈清总厂占一大片,玉阑水分厂,江城橙分厂,花城凉茶分厂,都是为饮品部工作的,在张光辉、沈长明承接或开拓其他事业部的产品之前,虽说跟他不相上下,实际完全要矮他一头,大半工夫就是要听他的指挥做事,包括项目开发、生产计划以及销售策略。

  罗学杨当然不会傻到对俩人颐指气使,但底气就是摆在这里,赖是赖不掉的,茶饮料、果汁、橙饮料、水饮料、冷冻饮料还有开发中的凉茶、菠萝啤、椰汁、奶制品,不算包装和规格,仅是在产款式足足二十四个,大小瓶子不同包装,摆在一起足够琳琅满目。

  其中不乏热销的原味绿茶,蜂蜜绿茶、果粒橙、鲜橙多,撑起青云饮品辉煌的根基。

  要知道,这只是青云食品一个事业部而已,还是发展不到十年的程度,足以自傲。

  罗学杨看着数据心潮澎湃,也理解青食发展“缓慢”,比不上同行的原因,就像一棵大树光是生根扎根,让地底盘根错节,哪有营养节节高升,枝繁叶茂呢?

  他同时理解了清兰的“愤怒”、“不满”,光是研发、生产两项支援,就派出大量人才,兢兢业业干这么多年,只有出账没有进账,想必罗总也扛了不少压力。

  “所以要标新立异,从产品群中挑出拔尖的,将它作为锋矢,集中整个饮品部的力量,去营销它,将它做成明星产品,带动青云饮品的名声,然后第二梯队跟上,徐徐图之。”

  结合实际,罗学杨对学云锦囊的领悟更深,也不由得庆幸自己选对,这样一个令人安心,眼高思远的靠山在背后,还要畏缩胆怯,那就跟学风学雷一样可恶,活生生浪费好条件!

  然后就是用人,出自总裁办公室的王彬常得罗学云教诲,即便没有面授机宜,肯定也能领悟罗学云的意图,由他来做运营副总监,至少能形成合力,跟他一块冲锋。

  而下面的产研销各部,不是他曾经带过的“兵”,就是经常见面的老熟人,眼下一个锅里吃饭,要想吃得更多,必须得向他靠拢,否则他糗不糗还是后话,惹事搞事阻碍事业部腾飞的人,先要被斩首祭旗。

  罗学杨开始谈话,一个接一个谈话,然后吃饭,一伙接一伙吃饭,事实上大家都是熟人,就算不认识,也混个面熟,并不一定要搞这么一套,但搞了效果就很明显,大家安定下来很快,令饮品事业部飞速回归正轨,逐渐消除架构调整的影响。

  “今天这个会,我把它叫做动员会,要动员整个饮品事业部打一场轰轰烈烈的大仗,展示我们青食第一事业部的豪情。”

  罗学杨当厂长多年,说话做事自有一派风格,面对饮品部头头脑脑丝毫不怵,也许他们懂的东西,什么研发技术、销售策略他不懂,但要论心里想什么,打算做什么,跟以前厂里的生产主管、质量主管等没啥差别,无非是有功则邀,有锅则甩,先争取做成事得表扬,再守住不坏事免惩罚。

  作为大家长,他得眼明心亮,不能被当枪使,不能偏狭,不能糊涂,否则再深的感情,再牢的架构,都有坍塌的风险,连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