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53章 真心话(2/3)

同嚼蜡。

  边吃边聊,把孩子都熬下桌,刘运财借着酒意,开始说交心话,感谢学云,刘家多亏了你之类的,说了一箩筐,眼眶通红,竟不知喝红还是哭红。

  “干爹见外了,多亏兄弟们帮我,才有青云的基业,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没有大伙帮忙,我也是孤掌难鸣,做不成事,您这般说,我心里才惭愧呢。”

  “大伙是帮忙,可大伙何其多,不止黄岗有,叶岗张岗乔岗一大堆人,在青云顺风顺水的有几个,咱爷俩说真心话,老头我是真心感谢你。”

  老头一番真情流露,让罗学云五味杂陈,倒不是陷入情境,被他打动,诚然一个平常尊敬的长辈,向来坚强刚硬的姿态,摆出这样虚弱的模样,不是铁石心肠,都会震动。

  国人,特别是老一辈人,是很不轻易表露感情的,同辈之间或能诉诉衷肠,在晚辈面前,则像狮子一样,绝不可能落下自己的权威,哪怕被孩子超过,也只是默默。

  罗学云就是很容易拿干爹跟亲爹对比,隔了这道血缘关系,多了真和假的区别——义父的义,本来就有假的意思,态度截然不同。

  老爹老娘天然觉得,他应该对兄弟负有提携之责,哪怕他们不成器,是糊不上墙的烂泥,也要拖着走,给他们虎皮作威作福,刘运财却觉得,这种帮助是恳求来的,哪怕自家孩子很能干,亦得感谢罗学云给予这个机会。

  他真不求什么感恩戴德,只是想顺心意,却发觉很难很难,怪不得抢劫者往往要见血,因为你不动手,别人绝不肯轻易把自己的宝贝让出去。

  “干爹,大初一,怎么跟小孩子似的。”罗学云笑道,“来,我敬您一杯。”

  “老了,老了。”刘运财长叹,浅浅啜了一口。

  刘明现三兄弟默不作声,孩子们犹在院外放炮,陈素莲等人缩在炭盆旁,忍住不张望。

  铜锅热气腾腾,罗学云渐渐明白刘运财此番的缘由,一来的确是老了,人一老,气就短,这怕那怕,忧前忧后,有些东西就藏不住漏出来,二则是真心感谢,刘明现罐头厂干得好给他长面子,明班明理同样壮大门楣,在青云分股之后,三个人可以说都是地面上响当当的人物。

  吃水不忘打井人,免不了情绪翻江倒海,不吐不快。

  “罐头厂产线扩得这么快,质量管理还跟得上么,资金有没有压力?”众人聊着聊着,转到工作上,罗学云随意问道。

  “管得严就还好,资金方面也可以周转,罐头厂不用分红,能把盈利的钱都投入再生产。”刘明现笑道,“明天罐头好歹有些名头,我真心希望能做得更好,别被人比下去。”

  “很好啊,有明天罐头做标杆,大伙应该更明白我想要怎样的食品厂。”

  罗学云笑道:“以前我还怕动摇军心,导致青食的人蜂拥往外走,现在反而要鼓励青食职工创业,我们给予更多支持,虽然没外面人野,好歹从青云学到东西,做起事来不会一头雾水,乱七八糟。”

  刘明理问道:“现在的合作食品厂,还不够么?”

  “这怎么说呢,倘若青云能不断成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光靠青云食品一个,玉阑就够本了。”罗学云道,“但一枝独放不是春,陈清可以靠青云打响名气,可若只有青云,就很不好。最近的报纸,有看么?”

  刘明理面带喜色,猛猛点头。

  “什么想法?”

  “该是鼓励经济发展,全民发展经济。”

  罗学云微微点头:“差不多,我国长久以来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吃饭的问题,能吃饱饭就稳当,能吃好饭就富强,十多亿的穿衣吃饭可不容易,只能发展经济搞生产,谁能做好,谁就是功臣。

  陈清玉阑都没有什么强盛的产业,发展种类也很有限,现在抓住食品做出门道,最好是能做出一批杰出食品企业,跟在青云后面,像狼群一样征战市场,对于整个地区,将会是强大的机遇,本地人更容易找到工作,能有更丰富的商品,毕竟生产地的产品向来便宜些。”

  刘明现很认可,附和道:“我做罐头厂以来,感触尤为深刻,最突出一点,就是周围县来陈清的人变多了,还有很多自带技艺的人过来求职,会计、操作工、司机这些,都是听说陈清这边待遇好,慕名而来。

  他们的聚集,又促进当地市场繁荣,青云产业园我都不说了,田集一个接一个的商店餐馆,我看得都吃惊,咋跟母鸡下蛋一样,一窝一窝的。这前前后后,给多少人带来收入啊。”

  这句话提醒了罗学云,相关培训市场亦属于供应链的一端,大有可为,比如说驾校,可以考虑做一做。

  “这就是虹吸效应,陈清拿青云当旗帜,把乡下外县的人才都聚集过来,就像池塘蓄满水,才能养鱼。”罗学云笑道,“村里的年轻人真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