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642章 蒸蒸日上(2/3)

声戛然而止,大有马屁拍在马腿上的尴尬。

  雷荣咳咳两声,道:“今年对雷云文化意义非凡,算是扬帆起航,正式立足文化行业,少不了亲朋好友的帮忙,更少不了员工的辛苦工作,我想年前聚一聚,你要不要露个面?”

  “不用了,雷云文化你做主,我只是狗头军师,上不了台面,也免得是非太多,叫有心人眼红生事。”罗学云道,“还有事么,没事我就走了。”

  雷荣被罗学云景点打卡式的来回表示无语,却也没法阻止,只能挑重点的事项跟罗学云讲了。

  “并不意外,各地本来就很希望国际知名公司过来投资建厂,再加上饮料二厂经营不善,跟可口可乐的商谈不止一年,现在尘埃落定,也算是情理之中。”

  “江城可口可乐公司即将成立这种事,目前而言,对青云食品影响确实不大,他们跟青食还没有非常直接的竞争商品,但就长期而言这个态势可以预料,各大地区都在努力引进知名公司进来,像鲶鱼一样激活市场。

  仅以食品而言,就涵盖诸多地区各种品牌,青云再想游得那么自由自在,总是不容易的,人家大手一挥,就是整个公司收购,从北到南,见谁买谁,不服就打,你现在上个广告都精打细算,恐怕要被强龙压倒地头蛇。”

  雷荣眼明心亮,虽然决心搞文化事业,却没有失去敏感性,对市场的动向和变化,很有自己的见解,再加上消息来源多且快,就想给罗学云提醒。

  然而罗学云却是知道将来食品市场什么模样的,什么品牌都有,顾客既能买到本地作坊产的十五天过期的面包,也能买到国际名牌一小块上百的蛋糕,若光是想没有竞争对手,才好安心发展,那真跟国营厂子没区别,只会失去活力,越败越快。

  “对做食品的企业日子会越发艰难,可买食品的顾客却会越来越舒服。”罗学云笑道,“你想吃的各种点心,想喝的任何饮品,都会有人钻研,琢磨更好的配方,提供更好的服务,只为在众多竞争对手中站出来,赚到你手中的钱。

  要是雷云文化飞黄腾达,在文娱行业举足轻重,来找你打广告赞助商务的,也可一番竞价,不管什么时候,站在顾客角度,能货比三家总是好的。”

  雷荣道:“雷云不会忘恩负义,影视部靠青云食品赞助起家,将来无论外面多高价格,都会给青食最低折扣,来回报现在的帮助。”

  罗学云叹道:“我原本也是这样考量的,可将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届时青云雷云都可货比三家,君子和而不同或许更好。”

  雷荣不知他为何起了惆怅,却也认同看法,等闲变却故人心,山盟海誓什么的,从来靠人维持,人心若变,什么白纸黑字都不中用了。

  两人分别之后,罗学云就去优选总部,将累积的事务一一清理,收工时夜已很深,学祥却没走,一直等着他搞定。

  “这么晚还不回家,孩子要爸爸啊。”罗学云打趣道。

  “老板没走,员工可不是得表现表现,好让老板看在眼里,觉得平常都是这么来的,难得来一回,印象若是差了,几个月都扳不回来。”

  相较田秀禾而言,罗学祥又是另一种形态,诚然有亲戚关系打底,但这份关系比不上同甘共苦志同道合的战友情,他从心里更敬重罗学云创业导师天使投资人商业领航者的身份。

  一个人发达,提携另一个人发达的故事过于庸俗,反而俱从微末,由农夫历练成企业家更为光彩神奇,放大成功的内因,不忽略个人的努力。

  所以他敢跟罗学云开这种随意的玩笑,就像寻常的同事一样。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仅凭只言片语就下判断的管理者,不是上等马,容易被表面功夫欺骗对管理来说是大忌。这意味着管理者可能没法看清公司的真实情况,最终结果不是管理者走,就是公司垮。”罗学云笑道,“要吃点夜宵么?”

  学祥点头:“江城近来繁华,夜市越来越多,不然弄点吃的喝的,还得自己下厨。”

  而今的夜市还没有那么多花头,什么铁板烧烤关东煮麻辣烫这些,更多是正经做饭的大排档,此地为交通枢纽,南来北往的顾客很多,口味倒是齐全,不至于寻不到下口的。

  “天时地利人和。”学祥坐定之后,嗟叹起来。“近年来我算是越发明白这些字句的意思,城市跟人一样,生在哪里是第一要紧,投个好胎有运道,要么健康成长,要么脑筋灵活,日子就是比别家过得舒坦,若是生得差了,纵然老父母投进万贯家财,也扶不起一个阿斗。”

  罗学云望着街面上的人物,听着口音多半是本地人,因着建设的需要,随便搞个什么营生,就能挣钱,还不用躲来躲去,为暂住证担惊受怕,即便是青云食品这么近的企业要建分厂,大半员工也是本地人,白天雷荣说定的那些海外企业,若是来本地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