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三修道种田

第572章 冲冲冲(2/3)

优选的货架,也要亲兄弟明算账的,畅销品类优选给溢价,普通品类青云出折扣,即便老雷真做类似公司,青云优选若投广告,同样要支付广告费,不会少一分一文,只是看在交情的份上,双方能互相信任长期合作。”

  罗学云轻声细语。

  “若仅是打广告,只要青云给钱,竞标也好托关系也好,总是能寻到路子的,难道老雷或者我搞一家,就能白嫖,搞肉烂在锅里那套么?显然不行,对不起员工,也经不起调查。

  之所以劝老雷搞这一行,既是真心觉得这行业适合你,容易整合资源,也是觉得你这样挂个经理的名头,整天晃荡不是那回事。

  元旦歌会是个考验,你几乎是一力操持,搞定前前后后复杂的手续,以及各种各样的人物,足以说明你不仅有从事这行的能力,更有从事这行的热情。你戴了有色眼镜。”

  雷荣笑道:“你总是有很多道理,其实不必扯这么多,只要一句话就够了,老雷,我想跟你合伙做生意,我出钱,你出力,赚了钱对半分,我该答应就答应,至于搞什么生意,并非最重要的事。”

  罗学云盯着他,道:“你不一样。”

  “没什么不一样。”雷荣举杯道,“就按你先前说的,先搞两份杂志起步,一份刊载武侠小说,一份时评娱乐新闻,咱们试着干一干,万一成功呢?”

  曲终人散,范兴宗亦步亦趋跟着罗学云,一副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如何开口的便秘表情。

  “想说就说吧,憋住不问可难受。”

  “既然罗总不是为了广告渠道,那又为什么怂恿,额,不,鼓励雷荣涉足文化行业,难不成他真有什么过人天资,一定能干出大事业?”

  “你觉得呢。”

  “我一时想不明白,却知道雷荣猜得大差不差,罗总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更没有趋炎附势的毛病,上赶着出主意,还要被审视,若只为赚钱,不符合你的风格。”

  罗学云捏紧拳头再放开,以此舒展筋骨,问道:“迅哥的文章总是读过吧,你觉得他是怎样的人?”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真正的斗士。”范兴宗不知道他为什么要提及鲁迅,还是顺着话茬回答。“上学的时候,我很不理解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觉得有些艰涩冷峻,背来背去没感觉有什么意思。

  随着年岁变大,见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反而常常想起大段大段的文字,以至于偶尔会控制不住冒出来,越觉得先生的文章真是宝典,看透人性和世情。”

  罗学云颔首示意。

  “我们对鲁迅先生的好感,来源于两个方面,其一是课本上的文章以及老师对他生平的讲解,使我们纵然痛恨他的文章难以理解并背诵,还是有朦胧的好感。

  其二则是长大后,发现今月照过故人,千年社会之人情冷暖没什么不同,开始理解先生的文字,产生一种自我的敬佩。

  人生若只如初见,若是没有这个初见美好印象的铺垫,恐怕很难有后面幡然醒悟的时刻,如何从浩如烟海的作家中,精准命中迅哥就已经是个问题,若是不幸撞到许多文坛对手的负面评价,就更糟糕。

  迅哥并不在乎,但青云的产品得在乎,雷荣能掌握媒体资源,进入这个行业,对他对我们都是好处,我们有助力,他有金币,简单轻松,还不会被人唾骂手上带血。”

  范兴宗年纪虽轻,经的事不少,许多事一点就通,不必说得太明白。只是他虽然明白,心却有些累,总觉得很多事不能纯粹,是一种遗憾。

  ……

  告别八十年代这种拼盘歌会,不算新奇之物,刻带发行更是寻常,可要媲美录音室专辑销量,得看玩法。

  整场歌会打包,以群星荟萃,两岸三地宣传只能说是常规操作,要榨干油水须得多方面配合,比如说LIVE版,CP组合销售,盲盒磁带歌曲随机等等,再配合上一些花里胡哨的广告,一众明星齐聚长江之上,竟然是为了……,销量势头还真不差,磁带厂的机器都要冒火,哒哒备货。

  音像制品的销售一般是文化市场或者专业商店,属于有门槛的行业,自然铺货对雷荣来讲不算太难,主战场是本地,附带几个大城市,更是削弱难度。

  雷荣本人并不古板,愿意包货的个人,同样敢卖,总之要看到回本,要赚钱。

  对于群星演唱会,雷荣搞的并不是第一例,前几年首都百名歌星演唱会,才是对内地娱乐业有着非同小可的影响和深远的意义,只是限制身份且没有咖位,不像雷荣请的,贵精不贵多,大部分都是出彩的,有话题度的。

  因而在销量上,显出极强劲头,形成的购买热潮,引起不少报纸报道,雷荣赚得盆满钵满之余,还得到不少夸奖,无他,让大众看到长江边的城市敢为人先弄潮头的胆魄,大大露了脸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