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桃花源记(3/3)
就好像桃花源记,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连带着红绿灯、护栏和隔绝非机动车道的花坛都规整起来,单看这道路,绝对不输给省城。
余昭看向徐南科,张嘴却无声。
“贫困县?落后地区?”
徐南科正望着道路两旁,近乎直白的农庄和土房,很明显能看出,这条路是跳出所谓的城区从城外新建的,光看路绝对不落后,光看村庄非常落后。
未等他发问,袁能便开始解释。
“东城的道路建设基本上都是按照现代化城市设计施工,即至少展望五六十年,预测三十年后,户均一辆小轿车,多辆电动车,再加上东城是陈清轻工业厂区集中的地方,各家食品厂以及配套的物流运输必须有足够宽阔的道路。
罗总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青云公司捐助一批,预交一批道路养护费用,将这条示范性道路建立起来,对经济的促进效果很明显,两边很快就出现饭店、修车铺、商店。”
徐南科道:“我听闻罗学云热心公益,经常捐建教学楼,给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地区有什么灾害,亦是踊跃出人出力,若是再加上青云的职工工资,他每年还能有结余么?或者说,青云公司是不是已经强大到一定程度,有丰厚的额外资金做事?”
袁能淡淡道:“这正是罗总被陈清人敬仰的原因,青云公司不仅带动农户的生产,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做食品生意之余,还积极带回外来商讯,帮本地农户组成合作社生产手工制品,最后赚来的钱大部分回馈给本地。
捐建教学楼操场,修建公共道路,关爱青少年儿童成长学习等等,明眼人都能感受到罗总的付出,大家给青云出的力,最终都会反馈到自己和亲朋好友身上,所以在陈清不要说罗总的坏话,可能大人要打你,小孩要骂你。”
徐南科眉头皱成川字,其他人亦是疑惑不解。
“他图什么呢?创业辛苦绝非等闲,动辄有折本的风险,赚了钱不自己留着,反而用给别人,那他搞这一遭,岂非白来?”
“你是外来人,问出这话并不稀奇。”袁能道,“董书纪同样问过罗总类似的问题。”
“那他是怎么回答的?”
“什么叫白来,泥巴土路变成水泥路,见天光漏大雨的校舍变成明亮安全的砖房,家家户户的稀饭兑红薯变成大米饭配鱼肉……愁苦皱巴的粗糙脸颊变得红润有光,这叫白来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