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文豪从抄书开始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八百里加急到福州(2/2)

百两就顶了天。

  书信的落款是阁老沈一贯,而书信内容是告诉徐学聚和王文龙,王文龙在常州所写的诸生上疏被万历下口谕之后发给内阁票拟了……

  讨论半天没个定论,好在也不着急,王文龙起身送徐学聚离开。

  他知道王文龙出挑,但这未免出挑的也太夸张了。

  沈一贯会给他写信就是因为两人都是浙江人,徐学聚也算浙党外围,信中还有指教徐学聚点拨王文龙的话语。

  衙门办事情最怕的就是有人上下其手,他们如果把《旬报》的钱放进自己兜里,过不了几天下属们肯定有样学样。再过不了几天《旬报》不要想挣钱,能不赔钱就不错了,最终肯定是倒闭收场。

  王文龙提议说道:“这每年一二千两银子得找个去处,不如投资其他事务。”

  请假去一趟常州被一众大佬拉去参加诸生会讲,带头执笔上疏也就算了,全天下上百份奏章,王文龙的奏折居然拔得头筹。

  至于把钱往自己兜里放,徐学聚和王文龙都不会这么做。

  比如此时松江府一年要往内府承运金花银八万多两,但实际上地方政府会多收将近两千两的银子作为“解扛银”,用来缴纳地方政府所需花费的人力开销。

  如果路程太远,地方政府所收的加征数目甚至会超过正税的四分之一。

  沈一贯会来信就说明沈阁老暂时没有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