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四百三十章 放开限制和热议(1/3)

  内地作为一个新兴的潜力巨大的市场,已经越发引起了好莱坞电影公司的重视。

  所以最近两年,一些在内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也有不少电影主创前来内地做宣传。

  而《阿凡达》的最大牌莫过于詹姆斯.卡梅隆,他同时也在内地拥有着超高人气,所以二十世纪福克斯也把他弄到了内地宣传电影。

  在做宣传的时候,詹姆斯.卡梅隆被问了不少让人感觉有些傻笔的问题,其中就包括被问到他最欣赏的导演是哪个。

  刘周之前在好莱坞的时候也和詹姆斯.卡梅隆有过一面之缘,不过两人压根不熟悉。

  其实别说刘周,可能就是张一谋和李鞍这两位在海外最有知名度的华人导演,人家也不熟悉。

  虽然李鞍拿了奥斯卡,张一谋也在海外拿奖拿到手软,但是还真无法和人家相比。

  而且两人在海外成名的路子,也压根和卡梅隆的方向完全不同,他可是极致的商业化。

  同时刘周赖以成名的高票房商业电影,在票房上也和人家的电影没有可比性。

  所以刘周觉得那些记者问的一些问题有些傻笔,净问一些没有营养的问题。

  不过看到演播大厅里观众一脸期待的神情,刘周倒感觉有点冤枉人家,人家记者是懂噱头的,大家都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大家都想知道刘周是不是真跟卡梅隆见面了,见面后又了聊些什么。

  对于刘周的回答,陈伟红也是一阵大笑,不过笑过后,还是坚持道:

  “我们就是想知道两个大导演,而且都是被称为技术派的导演,你们见面后会聊些什么呢?会聊最近大火的3D技术吗?”

  “你这是笃定我们已经见过面了啊。”刘周笑着说道,“确实,前天也就是二十四日晚上,邓文迪搞了一个晚宴,在宴会上我和詹姆斯.卡梅隆简单地聊了两句。

  不过电影倒是聊得不多,他主要是向我推荐他开发的3D摄影系统,他知道我拍了一部《星际穿越》,他就建议我把电影转制成3D。”

  “那刘导你有准备将《星际穿越》转制成3D么,毕竟现在3D电影这么火。”

  “我们嘉禾从他那里买了两套3D摄影系统,但《星际穿越》我并不打算转制成3D电影。

  其实在电影开拍前,我也有考虑过将《星际穿越》拍成3D,但是这部电影整体偏暗色调,不是很适合制成3D。

  但是我采用了70mmimax胶片拍摄,到时候在imax银幕上呈现出的效果,不会比3D的效果差,所以大家到时候可以期待一下。

  当然我对3D技术还是很有兴趣的,在未来肯定会去尝试一番。”

  这时陈伟红也非常给面子地对着镜头说道:

  “看刘导如此信心满满的样子,那我们可以期待一下刘导的《星际穿越》。”

  随后陈伟红接着问道:

  “《阿凡达》到现在上映七天,已经达到了2.8亿的超高票房,电影也在社会上引起了热议,圈内圈外都在讨论这部电影。

  对此很多导演都备受打击,甚至有人说中国电影跟好莱坞差距有100年,你是咱们国内导演中最懂技术的,刘导你觉得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刘周摇了摇头道:

  “这个问题真不好回答,也没法回答。在我看来,我们和好莱坞的差距不仅在技术上,至少在设备上,我们和好莱坞差距不大。

  甚至我们嘉禾特效工作室的设备比不少好莱坞公司的都要先进,因为国外一出来个什么先进设备,我们就买了,而好莱坞很多公司还没更新换代呢。

  就比如目前最火也是技术最先进的3D摄影系统,我们就买了两套。

  那我们和好莱坞的真正差距到底在哪里呢?

  除了好莱坞完成了电影的高度工业化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们缺专业的电影人才。

  同样的设备,在别人手中能够发挥出100%的效力来,而在我们手中可能就只能发挥50%!

  不过现在北影、中戏已经在培养相关方面的专业人才了,所以今后我们追赶好莱坞的速度会越来越快。

  好莱坞电影毕竟商业化运营了近一百年,而我们国内电影市场化也不过十多年的时间,所以也不必要妄自菲薄。”

  说到这里,刘周也不由想起某些人的言论,忍不住接着说道:

  “《阿凡达》这部电影很好,观众对这部电影的追捧和任何夸奖我都非常理解,但国内影评人甚至电影导演对《阿凡达》的极度追捧,甚至不惜作践自己的态度,却着实让我意外。

  肯德基好吃,但你不能就说手抓饼是垃圾啊!

  在我看来,《阿凡达》固然很优秀很牛笔,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