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四百零九章 电视剧和综艺(2/3)

和老板娘离婚,周易开始内耗。

  再加上周易和之前的电视剧发行公司因为版权之争而对薄公堂,也导致周易资金链断裂。

  所以现在周易可以说风雨飘摇。

  现在也确实是收购周易影视最好的时机,再晚一点,周易最核心最具价值的编剧团队就要分崩离析,各奔东西了。

  刘周也觉得周易是个非常好的收购对象,和嘉禾影视比较互补。

  嘉禾影视现在最缺的就是制作团队和优质的剧本,而恰好周易影视都能提供。

  周易影视之所以名气大,但公司规模却不大,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和唐人一样,比较缺钱。

  两家公司一般都是制作完一部电视剧,要等这部电视机剧的收益到手之后,才会启动下一部电视剧。

  周易因为能够拉来部分弯弯的投资,所以情况稍微好一点,但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打官司,一些电视剧的收益被冻结之后,资金链就断了。

  但嘉禾影视最不缺的就是钱。

  甚至当前周易影视的官司嘉禾也能够很轻松的搞定,也就几百万的事情,压根不是事。

  听完张昭关于周易影视当前情况的介绍,刘周说道:

  “既然你觉得周易影视合适的话,那就将其收购下来然后并入到嘉禾影视吧,除了周易影视的制作和编剧团队,你看能不能将蒋鳕柔也留下来。”

  蒋鳕柔可谓是周易影视的灵魂人物,南瓜创作中心就是她一力拉起来的。

  后来成立了周易影视,她丈夫在外拉投资,她负责担当制作人主导电视剧的拍摄制作,一内一外将周易经营地风风火火。

  但对于嘉禾影视来说,根本不需要去拉投资,反而比较缺制片人。

  蒋鳕柔无疑是个非常出色的电视剧制片人,是嘉禾影视比较缺的人才。

  今后嘉禾影视将要大跨步发展,她无疑能够发挥重大作用。

  “刘总,蒋鳕柔之前一直都是自己当老板,不知道她能不能接受去给别人打工。”

  “先去试试吧,可以给他嘉禾影视副总经理的位置。”

  蒋鳕柔虽然也管理着周易影视,但是周易公司规模毕竟比较小,而且她的长处也不是公司的日常管理。

  嘉禾影视可不是像周易那样小打小闹,将会是一家在电视剧领域的大型影视公司,刘周不可能让她来担任嘉禾影视总经理。

  能够让她担任副总经理,也是看在周易影视的制片和编剧团队的份上。

  不过这一切的前提都是能够顺利将周易影视收购过来,不然一切都是白搭。

  将电视剧安排清楚之后,刘周自然而然地将目光看向曾嘉。

  “曾总,我决定将嘉禾的经纪部门彻底独立出来,成立嘉禾娱乐经纪公司,由你担任公司的总经理。

  之前跟你讲的,如果有艺人想成立工作室,也将以嘉禾娱乐的名义参与。

  既然独立了,那就有盈利的要求,今后就不能仅仅依靠嘉禾集团,同样要去外面抢资源了。

  所以你可以看情况多签些艺人了。”

  嘉禾现在上市了,手里有钱了,不仅电视剧,电影的制片数量也会增加,对于目前的嘉禾签约艺人数量来看,今后集团能够提供的资源一定会有盈余。

  而且目前嘉禾的艺人几乎都是大红的,没几个人会去演电视剧。

  将经纪部门独立出来除了尽可能地吃下嘉禾集团能够产出的资源外,刘周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流量时代做准备。

  后世流量明星几乎成了人人喊打的地步,但是骂归骂,流量明星的商业价值无疑一骑绝尘,甩那些传统艺人几条街。

  流量市场无疑也是娱乐产业的一块巨大蛋糕,嘉禾集团没理由不去吃。

  后世依靠几个流量明星和大批量制造练习生的月华娱乐以及丝芭传媒都能价值几十个亿,可想而知这块蛋糕有多大。

  嘉禾娱乐背靠嘉禾集团,不仅能够造星,捧出顶流,还能够将顶流的商业价值彻底地释放出来。

  从现在就开始独立运作积累经验,嘉禾娱乐没道理还会比月华或者丝芭差,到时候将公司市值弄到百亿规模,完全不是问题。

  现在独立的经纪公司也有但不多,最有名气的无疑就是王菁华的拾捌传媒,这是他和成天的吴课波闹翻后独立出来的。

  两人闹翻是注定的,彼此都是比较强势的人,吴课波当初在成天成立之初还会容忍王菁华搞小山头。

  等他站稳脚跟,肯定不会允许集团内部还有半独立的部门存在。

  所以在和华艺一样,王菁华也不可避免地和吴课波爆发了冲突。

  王菁华虽然仍然笼络了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