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山大地震》的改变(1/3)

  当初因为和冯裤子与华艺的矛盾,刘周想着将冯裤子作品中最重要的两部《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给截胡了。

  再加上冯裤子后期唯一拿的出手的电影《芳华》,刘周也提前给写了出来。

  如果不是冯裤子有不少作品个人风格比较强烈,刘周能够把他给薅秃喽。

  少了这三部电影,冯裤子也不可能像原时空那么嚣张了。

  现在冯裤子因为少了《集结号》这部能够极大提升他行业地位的电影,也收敛了许多,不像前世那样大嘴巴。

  不过随着刘周的地位越来越高,他也越来越对以前的一些恩怨不甚在意。

  对于薅冯裤子羊毛的事情,刘周也没放在心上了。

  不过像《集结号》和《芳华》这两部电影是没办法了,刘周早早就已经占坑。

  而《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刘周是真有些忘了。

  但刘周忘了,张昭却没忘,清楚记得当初刘周给他提的这么一嘴的事情。

  所以在零八年初的时候,张昭就去和唐山那边沟通。

  不过刚开始对方似乎不是很积极,但随着川省那边又发生了同样的一场灾难,唐山那边的态度来了个大转变。

  之后关于共同投资拍摄的《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的相关合作正式进入实质性洽谈中。

  唐山转变态度当然是好事,但他们转变地有些太猛了,一下子让张昭有些不适应。

  不仅要求占据《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百分之五十的投资份额,并且希望电影宣扬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表达人间大爱,宣传唐山大地震后3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唐山人文精神。

  一听到对方的要求,张昭就知道对方应该是收到了上面安排的任务,想要通过《唐山大地震》这部电影做宣传。

  对于宣传要求,张昭也能理解,不过他们想要占据百分之五十的投资份额这一点,他是万万不能接受的。

  唐山方面占50%的份额,控股权就不在嘉禾手中,电影怎么拍他们也有很大的话语权。

  如果他们是内行还好说一点,但他们都是外行,又拥有那么大的权力,以他们的尿性,肯定会在拍摄时期指手画脚。

  拍摄的时候一定又会有很多争论、扯皮,以他多年的经验,这样的剧组弄出一部烂片的可能性在百分之八十以上,他可不想砸了嘉禾的招牌。

  别说自己不会同意,就算自己同意了,张昭可以肯定刘周也不会同意,他清楚地知道刘周对于嘉禾的品牌有多看重。

  所以张昭一口回绝了对方想要占据一半份额的要求。

  之后一段时间,双方一直在投资份额以及其他的一些合作事项进行商谈。

  但唐山方面似乎对于投资份额看得很重,其他都好商量,就份额这一点不松口。

  张昭看到对方这个样子,更加觉得他们会横加干涉电影的拍摄。

  如果将好好的一部电影,变成唐山的宣传广告,那还不如不拍,不搞这个项目了。

  唐山方面见嘉禾一直不松口,甚至有打算放弃的时候,终于有些慌了。

  他们当初见嘉禾主动上门求合作,所以觉得自己占据主动地位。

  但如果万一对方放弃了,那他们就得挨板子了。

  这可是上面安排下来的宣传任务,嘉禾又是影视行业内最知名的公司,口碑有保障,对方又主动上门,可以说是最好的合作对象。

  他们也不想失去这个合作对象。

  所以接下来张昭和唐山方面的沟通才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虽说如此,但是后面谈判张昭还是感觉心累。

  如果不是《唐山大地震》这个项目缺不了对方,张昭真想懒得和他们扯皮,直接让嘉禾单干。

  《唐山大地震》是重大历史题材,而且处于特殊时期,很容易触雷。

  这个事件触发了导演陈国星的灵感,他想以这个事件表现人在大灾难前的弱小,也想表现人在生死关头所焕发出的爱。

  电影拍出来后,却接到了通知,陈国星只能临时把停电事件改到了外地,把有相关标识的景物全都改掉重拍。

  电影宣传文章和广告都小心翼翼地标出,发生在沿海某城市的停电。

  万一《唐山大地震》拍出来了,唐山方面不满意,就向上面反应,那事情就麻烦了,这有可能导致嘉禾在这部电影里的所有投入都打水漂。

  要想把《唐山大地震》拍好,投资可不会低,起码要一两个亿,这对于嘉禾来说也不是个小数目。

  嘉禾自己单独搞,风险实在太大了,而且还是一点不可控。

  所以要想搞这个项目,就绕不开对方,有对方的参与,拍摄前的筹备也会轻松简单许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