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三百一十九章 股权分配(2/3)

司总经理邹重衍也从香江赶了过来。

  人不多,但个个都是精兵强将。

  也正是他们几人,和刘周一起,带领重组的嘉禾在不到四年的时间,成为国内第一大民营影视公司。

  看着众人隐隐有些激动的神色,刘周笑着说道:

  “今天大家难得聚得这么齐,不过叙旧的话会后再说,今天叫大家过来想来你们应该也知道是什么事。

  张总已经向证监会和上交所递交了嘉禾传媒集团的上市申请,所以我们嘉禾集团正式启动上市流程了。”

  当初刘周在计划嘉禾集团上市之初,一直纠结让嘉禾在内地还是在香江上市。

  嘉禾之前就是香江的公司,而且在香江几乎是家喻户晓,不过被刘周收购后,将总部迁到了京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嘉禾集团在香江的知名度会降低,毕竟大家是不怎么在意哪家公司的总部在哪的。

  况且这几年,嘉禾集团接连出品了好几部大爆的电影,也让嘉禾在香江的声势重新振作了起来。

  如果将嘉禾集团重新在港股上市,想来发行的股票肯定也会再次大受欢迎。

  而且港股也和世界金融资本更接轨,嘉禾集团也是一家面向全球的电影公司。

  所以让嘉禾集团在港股上市,似乎是个非常好的选择。

  但是今后华夏经济的中心是在内地,华语电影的中心也是在内地。

  嘉禾集团虽然志在全球市场,但是基本盘以及重心还是内地的电影市场。

  所以刘周在慎重考虑一段时间后,还是决定让嘉禾集团在内地上市。

  当然还有一点,接下来几年文化娱乐产业会得到国家的扶持,会进入爆发式发展。

  同时内地股民也更盲目一些,比较容易上头。

  当然刘周也不是想着割韭菜,他是想好好经营嘉禾集团的,而且他们能够更大程度地拉升嘉禾集团的市值。

  历史上华艺上市的时候,规模和营收都比现在的嘉禾小多了,但上市之初,就被内地股民将其拉升到过百亿市值。

  所以在内地上市,有广大股民护航,嘉禾集团今后也能够有更好的发展。

  不过刘周没有像华艺一样选择深交所,而是选择了上交所。

  前者比较适合于大型、业绩稳定的公司,而后者适合中小型、正在发展中的公司。

  嘉禾集团现在规模不小,不仅有影视业务,还有像院线等固定资产,同时还收购了好莱坞的电影公司。

  再加上最近几年,嘉禾集团非常漂亮的营收,完全符合上交所的上市条件。

  更重要的是,上交所监管地更严格一些,刘周也不想让嘉禾的股票被人随意搞七搞八的。

  见几人都正襟危坐,刘周接着说道:

  “所以下一步,就是要进行股改,想来这也是你们最在意的事情。

  在当初我邀请你们加入嘉禾的时候,我就说过,会让你们一起分享公司发展壮大的红利,现在也是我兑现承诺的时候了。”

  刘周不说虚的,也不卖关子,想把他们最关心的事情确定下来。

  在刘周的眼神示意下,钟俪芳拿出一份文件。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钟俪芳,只见她缓缓说道:

  “虽然之前刘总没有设置期权池,但因为嘉禾集团是刘总百分百持股,所以这没有太大的影响。

  而能够享有公司期权的,有且只有在坐的几位。

  为了奖励大家对于集团发展做出的贡献,刘总也无偿转让部分公司股权给在坐的各位。

  不过转让的股权有一半是期权,期权需要在公司上市之后,工作满三年才能够完全拿到。

  下面是几位所获股份的数量:

  原副总裁钟俪芳,百分之五;

  现集团总裁张昭,百分之五;

  集团副总裁高君,百分之三;

  嘉禾香江公司总经理邹重衍,百分之二点五;

  集团制作总监陈果富:百分之二;

  集团经纪部门负责人曾嘉,百分之一点五。

  以上大家有什么异议吗?”

  钟俪芳说完合上文件,看着在坐的几人。

  “当然没有异议,我还要多谢刘总带着我发财呢,哈哈!”副总裁高君笑着说道。

  随后其他几人也附和,纷纷表示没有。

  刘周看着几人都是喜上眉梢,欣喜之情溢于言表,看来是真没什么不满的。

  其实他们也确实没有什么能不满的地方,现在嘉禾集团可不是小公司。

  别看给他们的股份就几个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