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之从1996开始

第二百四十三章 争论和豪华评审团(2/3)

的金像奖“选民”,有这些选民进行投票。

  而选民由华夏电影行业从业人员,影评人和专业媒体人士组成。

  每个选民在每个奖项上可以选择三部不同影片。

  然后选票会交给普华永道,普华永道审票之后,会把结果交给金像奖组委会,他们公布提名名单。

  之后在第二轮评审之前,金像奖组委会会邀请六位专业评审组成评审团。

  最后评审团根据提名名单与内地、香江和弯弯三地相关行业相互共同进行选择!

  比如最佳导演这个奖项,就将由六个评审和内地、香江和弯弯的导演协会共同投票决定。

  如果是影帝或者影后,则由六个评审和三地的演员协会共同投票决定。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让影片被“公关”的难度加大了。

  当然,是加大,并非杜绝。

  想要杜绝是不可能!

  奥斯卡都会出现格温妮丝·帕特洛获得影后的情况,就已经足以说明情况了!

  更不要说哈维.韦恩斯坦这个专业攻略奥斯卡20年的人渣了!

  但这起码比戛纳、威尼斯和柏林那种由几个评委决定奖项归属要公正一些。

  有些时候,欧洲那几个电影节就是根据几个评审的口味来定夺。

  甚至,如果评审团主席任性如昆汀和墨镜王的话,完全可以惘然不顾。

  不过为了表示对评审团成员的重视,最佳影片这个最终大奖,将会由评审团来投票决定。

  因为评审团成员只有六个,为了避免出现同票的情况,给了评审团主席更大的权重,他那一票当两票。

  并且每个评审团成员都有一项为看好影片“申辩”的权利。

  今年作为金像奖改制的首次评选,金像奖组委会也邀请组建了一个非常重量级的评审团。

  其中评审团主席由香江著名喜剧演员许关文担任。

  其他五个成员分别是内地著名导演张一谋,弯弯知名导演侯孝贤、香江知名导演楚原、东瀛国宝级演员高仓健以及好莱坞巨星基努.里维斯。

  六位评审团成员无一不是业内德高望重或者鼎鼎大名的人物。

  这次为了稍微照顾一下香江电影人的情绪,所以评审团中香江出身的电影人比重稍大。

  高仓健和基努.里维斯虽然都不是华夏人,但是他们两人都是在华夏有着非常高知名度的人,而且他们对于华夏的态度都比较友好。

  所以对于香江金像奖组委会的邀请,这都不用刘周出手,他们都很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今后这个评审团也会形成惯例,像欧洲三大学习,主要邀请明星评审。

  这既能宣传,又能完成评选。

  而且明星评审,在一定程度上会吸引更多观众来关注金像奖。

  譬如后世的许多大导演、明星担任各大电影节评委或者评审团主席,都有这方面因素的考量。

  随后是今年的金像奖提名名单。

  最佳影片有《父子》、《门徒》、《放逐》、《天狗》还有《东京审判》。

  香江电影有三部,内地电影有两部,至于弯弯电影,实在没什么好电影。

  最佳导演有《父子》的谭家明、《放逐》的杜其峰、《天狗》的戚建、《门徒》的尔冬升以及《云水谣》的尹力。

  最佳男主有《父子》的郭天王、《天狗》的富大龙、《伤城》的梁超韦、《我要成名》刘清云和《云水谣》的陈昆。

  本来提名名单里还有刘周的,但是刘周直接向金像奖组委会表示了不参与评选。

  最佳女主的提名则有《鬼蜮》的李心洁、《好奇害死猫》的刘佳龄、《生日快乐》的刘若因、《门徒》的范兵兵和《天狗》的朱缘缘。

  从这四项最重要奖项的提名名单中可以看出,这次的评选还是兼顾到了两岸三地的电影。

  没有出现那种口号喊得震天响,最后结果还是与以往没有任何改变的现象。

  其实在提名名单出来之后,大家也明白这次金像奖改制是动真格的。

  就算这最后获奖的还是香江电影或者香江电影人居多,大家也能接受。

  对于内地来说,有纯内地电影或者演员出现在金像奖的提名名单,就已经达到预期了。

  毕竟这还只是第一次,开了一个好头,今后可以慢慢来。

  对于这次金像奖,刘周也不是一点事没做。

  他除了推动这次改制外,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拉赞助。

  首先是刘周旗下的新浪第一个上,不仅作为赞助商赞助了一百万港币,同时也以一百万港币的价格拿下了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