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七十六章 立冬宴席(2/3)

交了中书省,不知房相……”

  房玄龄蹙眉道:“嗯?老夫没看到回禀。”

  “这……”阎立本欲言又止,果然如此又出了波折,心说做个工部尚书甚是烦恼,又要看陛下的颜色,又要看朝中的脸色。

  两头为难,两头难做人。

  阎立本作揖道:“臣交给太子殿下。”

  言至此处,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了这个东宫太子身上。

  李世民目光打量着。

  这位太子正闭着眼,揣着手端坐着,低声道:“阎大匠的确将奏章交给了孤。”

  阎立本,如蒙大赦,要是这个时候太子殿下都不认账,他只能在这殿中一头撞死,以谢天下?

  李承乾缓缓开口道:“非是儿臣不交给老师,是因父皇有旨意命儿臣参与朝政,监理钱粮调度。”

  李世民点头,这个旨意确实是亲口说出去的。

  “近来儿臣看了各部的用度,以及来年朝中各项开支,迎接使者,主持来年大朝会,还有来年科举,并且边关修缮,种种耗费加在一起,还要修缮九成宫,儿臣……”

  几番欲言又止,李承乾依旧揣着手,闭着眼道:“父皇,没钱了。”

  众人的目光留在太子身上还没离开。

  就连长孙无忌的神情,一时间说不出该笑还是该哭。

  房玄龄也是闭上了眼,一脸装作没听到的样子。

  李世民沉声道:“朕记得当初青海一战大胜,得来了许多……”

  “父皇。”李承乾打断道:“那些钱还要用在来年的科举筹备,而且儿臣还想与老师,舅舅一起主张朝堂开源节流,目前来说暂时拿不出修缮九成宫的钱。”

  “咕咚……”阎立本用力咽下一口唾沫。

  李承乾睁开眼,忽然道:“青雀?”

  李泰有些恍惚,又道:“皇兄,怎么了?”

  李承乾小声道:“你那里还有富余的钱吗?父皇要修九成宫,伱支应一些?”

  李恪一口酒水刚入口还没咽下去,被皇兄的一番话哽在当场。

  这顿饭怕是吃不下去了,一旁的太监已做好了随时承受陛下怒火的准备。

  见对方不说话,李承乾又唤道:“青雀?”

  “啊……”李泰不可思议地看着皇兄,又看向父皇道:“儿……儿臣。”

  李承乾气馁道:“要是青雀这边也困难的话,孤再想想其他办法。”

  酒碗还拿在手里端着,迟迟不敢放下,李泰低声道:“皇兄,父皇修建九成宫要多少银钱?”

  “孤盘算了一下,不多吧,还差个三万贯?”

  李泰:“啊……”

  李世民扶着额头没有开口。

  李承乾又道:“父皇啊,朝中再想办法,挤一挤用度,看看是否能够将这些银钱挤出来,恐怕耽误一些时日。”

  长孙无忌连忙道:“陛下,修建九成宫是因为这是武德一朝留下来的旧业,自然不能荒废,待朝中筹谋用度之后,再向陛下禀报。”

  李世民颔首道:“为朕分忧,有劳你们了。”

  陛下说这话的时候,目光还有意无意地看向一旁的太子殿下。

  这点细微变化,全被一旁的太监看在眼里。

  眼看这顿饭是吃不下了,等陛下说完这话,殿内是沉默的。

  接下来这顿饭吃得很沉默。

  直到这位太子殿下站起身,道:“父皇,立冬时节早些休息,朝中还有诸多要事。”

  李世民灌了一口酒水,缓缓点头。

  几人走到甘露殿外,纷纷松了一口气。

  呼吸一口冷空气,安抚着刚刚惊吓的心。

  长孙无忌想要擦去额头的汗水,明明感觉自己的额头已有汗水了,可不论怎么擦,都擦不到汗。

  倒是眼前的太子,走得气定神闲,丝毫不觉得刚刚话有多么地让陛下,下不来台。

  所以呀,给这个太子当舅舅,真是太难了。

  说来说去,还是李孝恭高明,他不过一个宗正寺卿,平时闲着无事,就去东宫用饭,看望老爷子,也不用被这些琐事烦恼。

  见太子忽然停下了脚步,也不知道为何,皇兄的脚步一停,李泰心中便莫名会停顿一下。

  李承乾道:“老师,舅舅,眼下用了饭,我们出去走走如何?”

  长孙无忌自然是不好拒绝。

  房玄龄显得镇定许多,他点头道:“也好,出去散散心。”

  李泰与李恪各自还有事,就先不跟着一起去。

  走在出宫的路上,太子出行自然还是李绩大将军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