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四百八十章 山下骨(3/3)

疏道:“沿途一共五十个大岸口?”

  “回陛下,还有百余个小岸口,疏通河道,直到如今才停工,来年继续修整,明年夏季就可以完工。”

  这个工事进度比预想的要快,再怎么说这不是征发徭役,朝中是给工钱的。

  两万农夫需要两万人的口粮,相较于贞观年间的战争压力确实也不大。

  这一次主要是在杨广开凿的大运河的基础上,做出修整,让河运通畅。

  自贞观年间建设关中与洛阳至今,已有二十年,关中与洛阳为此沉淀了二十年。

  厚积多年的财富,需要有运输与扩展。

  至此,中原有了两条重要的货物流通渠道,一条是洛阳以东的运河,另一条是关中以西的河西走廊。

  东西两个方向构成了现在这个天下的经济命脉。

  在未来数年间,大唐的人口会迎来爆发式增长,更多的人口就需要更多的就业,就需要更多的生产工具,以及劳作的回报。

  李承乾又道:“运河两岸的漕运建设一定要朝中来控制,御史台加强监管,任何想要招揽漕运民夫抗衡朝中的人,一律拿下。”

  于志宁与徐孝德齐齐行礼。

  李承乾又道:“提高民夫们的待遇,看管好运河流通的秩序,凡有谋私官吏,一律拿下,凡有欺凌民夫者,一律查问。”

  “喏。”

  乾庆初年,在严苛的律法之下,朝中抓了一批又一批的人,皇帝也杀了一批又一批的人。

  早在东征时,人们早就警醒到现在的朝中的变化。

  就连贞观时期与太上皇来往甚密的权贵,都不敢招摇,因他们都知道,如今的皇帝不会讲以前的情面,也别想着用情面可以打动现在的皇帝。

  李唐王朝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基建便是修整运河,此番动用民夫数万人,也是乾庆一朝动用民夫最多的一次。

  等徐孝德与于志宁离开之后,李承乾独自一人站在兴庆殿看着漫天的风雪。

  几个内侍知道陛下如今的情绪不高,站在后方没有言语。

  李承乾拿着茶杯喝下一口热茶,杯中的茶水还在雪天冒着热气。

  今年的冬天,舅爷也不用再来宫里去看望爷爷,李承乾低声道:“多安排一些人,照看好父皇与母后。”

  “陛下,皇后已安排了人手照看。”

  “嗯。”

  平静地过了半月,舅爷下葬之后,父皇与母后也回来了。

  寒冬的早晨,朝中休沐了,李承乾坐着车驾在英公的护送下来到关中的大营。

  正值早晨,现在还很冷,李承乾见到在寒风中正在练骑射的儿子,他的双手没有带着布手套,也不知他的双手在寒风中冻得怎么样了,这孩子还是咬牙在马背上放出一箭。

  箭矢刚出去不远,正巧一阵风吹过,箭矢的方向就变了,落在了地上。

  李绩道:“陛下,是否要去看看?”

  李承乾坐在马车内,收回目光道:“去龙首原。”

  马车再一次驶动,一路来到龙首原,来到安宁村。

  李承乾走下马车,在寒风中披着大氅,望着宁静的村子,还有一群孩子在雪中玩闹着。

  ……

  注:还有一章,两点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