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五十六章 安市城下(2/3)

的破空声,那是高句丽的骑兵在放箭。

  就算是这支大军真不是天可汗所领,高延寿觉得只要拿下一支唐军,也能够给后方的高句丽大将军渊盖苏文一个交代。

  唐军自渡过辽水,屡屡大捷,高句丽丢失了辽水以东的全部城池。

  高延寿领着大军在外,不能一直不动,据守至今渊盖苏文已有了猜疑。

  为了让高句丽人能够追得上,又不至于掉队,阿史那社尔甚至特意放慢了速度。

  时不时放出箭矢回敬身后的追兵。

  夕阳下,眼前已隐约可见通往安市城的要道,高延寿大喝让大军加快速度追击。

  高句丽大军进入一片山谷,但眼前的情形让他们的脊背生寒。

  出现在高句丽人面前的是李绩的一万五千大军。

  而就在高延寿察觉到埋伏的时候,突然见到北方的山头旗帜高展,号角声响起。

  此时此刻,高延寿这才意识到,原来天可汗是在那座山上。

  可眼下的情况容不得高延寿多想,后方忽然传来了喊杀声。

  李道宗带着一万大军从山麓的后方,杀向了高句丽人。

  李世民就站在山头上,这位皇帝仿佛回到了当年征战天下时的气势,指挥若定,领军必胜。

  他自信地目光看着山下的战场,十五万高句丽大军被三万唐军给包了饺子。

  在这个地形,任他高延寿的谋略再高超,他的十五万大军在这里根本施展不开。

  此刻,就要入夜,一股凛冽的寒意从北方而来,这是辽东特有的寒风。在李世民的身边,四千唐军穿着衣,丝毫不惧严寒。

  李绩带着大军与高句丽大军正面冲撞,契苾何力提着刀率先杀入高句丽的大军。

  唐军冲入高句丽的大军中势如破竹,仿如一把锋利的尖刀,在高句丽的大军中,撕开了一个口子。

  此刻高延寿大军的后方,王玄度,刘仁愿,李道宗带着大军向高句丽的后方冲去。

  而就在三位将军的后方,一道如同风一般的身影在眼前一闪而过。

  李道宗甚至还没看清那人是谁,从自己的后方杀出,竟冲得这般快。

  王玄度与刘仁愿却认出来了,这个身穿白色战袍的人,正是薛仁贵。

  晚霞下,薛仁贵单枪匹马,骑着战马率先杀入高句丽大军,手中的大戟挥下,捅穿一个高句丽人。

  随即,薛仁贵大吼一声,吓得四周的高句丽四散。

  在敌军的大阵中,这位白袍将领单枪匹马,在高句丽大军中横冲直撞,竟无人能敌。

  李道宗与刘仁愿的大军杀到,高句丽大军的后方已溃不成军。

  李世民站在山腰的晚霞下,目光看着敌阵中穿行无阻的猛士,道:“此人是谁?”

  李恪回道:“父皇,身着白袍的……多半是薛仁贵,是张士贵大将军麾下的将领。”

  “张士贵不是在戍守辽西运送粮草吗?”

  “这……”李恪咳了咳嗓子道:“这薛仁贵确实应该在辽西郡与张大将军调度粮草的,可这人是单枪匹马过辽水来参战的,说是……”

  又组织了一番语言,李恪思忖片刻,回道;“说是东宫太子举荐,前来参战的。”

  李世民忽然一笑,道:“张士贵与太子从未有来往,朕很清楚。”

  “父皇……”李恪提醒道:“薛仁贵与裴行俭是同乡,当年裴行俭在渭南当县令是皇兄安排的,裴行俭任职安西都护府的都护,也是皇兄举荐。”

  李世民双手背负,又没了疑虑,笑道:“有此猛将,朕心甚慰。”

  李恪觉得刘仁愿也很好,裴行俭应该也不落下风的,但父皇如此中意薛仁贵,也无甚好说。

  反正,李恪更欣赏裴行俭与刘仁愿这样更有战略的将领。

  天色渐渐入夜,直到完全天黑,原本通红的夕阳天,已完全入夜,风也更冷了,星夜下大军还在厮杀。

  李世民眼看着战斗已快到了尾声。

  高慧真看到那位人高马大的白袍大将军,已到了近前,他连忙下拜。

  但为时已晚,薛仁贵的大戟已洞穿了他的腰腹。

  刘仁愿策马在一旁,道:“他是想投降的。”

  薛仁贵道:“是吗?没看到。”

  话音刚落,王玄度忽然杀到,他手中提着一把陌刀,也砍死了一个就要投降的高句丽人。

  注意到刘仁愿与薛仁贵目光,王玄度挥去刀上的血道:“多杀一个是一个,看老夫作甚!”

  刘仁愿与薛仁贵同时收回了目光。

  余下的高句丽在唐军面前纷纷下拜投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