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三百四十章 不是当年(3/3)

因此众将士对这位太子是多有敬意的。

  也是因在场的众多士卒的父辈,亦大多数都是老府兵。

  李承乾跟着父皇走到了大军的后方,在不远处有群情激动的民壮大声呼喊着:“陛下!陛下!”

  他们的喊声很大,李世民侧目看去,推开一旁的士卒阻拦,大步上前道:“诸位此来是何事。”

  有个中年民壮大声道:“还请陛下允许我等,跟随陛下东征高句丽!”

  又有民壮上前道:“陛下,我等不求悬官动赏,唯愿效死辽东!”

  “对,唯愿效死辽东!”

  听着众人的话语,李世民心潮澎湃,双手握拳看着自发要东征的乡民越来越多,四方的民壮正在朝着这里聚集,眼看拦在外围的士卒都要拦不住。

  “诸位,何故如此?”

  听到皇帝的问话,有人红着眼道:“陛下!家父战死辽东,我等只求收回其尸骨,为父报仇。”

  还有人站出来道:“陛下,我等随军出征不求钱饷,不求军功,只求为陛下,为社稷征战。”

  “陛下!家父战死辽东,家母郁郁而终,身为儿子不报此仇,如何立足天地间!”

  “不需陛下为我等筹备粮草,不需陛下为我等筹备军械,我等手持木棍,亦敢冲锋陷阵。”

  他们的话语很朴素,或许还有口齿不清,或者带着厚重的乡音,可众人说的都是同样的话语。

  李世民看着众人,一时间竟言语哽咽。

  李承乾站在一旁,只是看着父皇的背过身,与苏定方吩咐了几句就离开了。

  苏定方命人记录下前来报名参战的各地民壮,依旧是军士待之,与军中士卒一样的待遇。

  接连几天,李承乾坐在洛阳行宫的乾元殿内看着一份份的名册,来主动报名参战的人越来越多。

  岑文本道:“因太子殿下号召各地乡民迁入洛阳,这些人绝大部分都是从各地来的,据马周历年所报,洛阳人口已达百万之余,其中多数来自山东与河北。”

  如此一来,父皇的兵马从原本的三万人,在这些天收纳下,达到了近六万人。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名册已是厚厚一叠,吩咐道:“能运多少就拿出多少,告知关中将粮草先一步运送去河北各州府。”

  洛阳下起了一场春雨,李世民与李绩站在辕门外,看到还有人想要参与东征,又见到还有孩子在田地间奔走。

  这位皇帝拿过记录兵员名册的纸张,请愿者还有数千人上万人。

  李世民沉声道:“兵员足够了,余下还想东征的,朕不许。”

  记录兵员的参军忙道:“喏!”

  郑元璹这些天心情低落,他坐在辕门下竟哭了起来。

  看着这位老人家落泪,李世民安慰道:“不必如此。”

  郑元璹近乎每天都会来问询,每天都会来看主动要参与东征的民壮,这位老人家抬头看着漫天的雨水,缓缓道:“当年,杨广要东征,多少年轻人宁可自断手足,也不要接受征召。”

  这位老人家哽咽着又道:“陛下不是杨广,大唐也不是前隋,是老臣迂腐……”

  注:史料《资治通鉴》记载:太宗皇帝东征,各地投军勇士及所献攻城器械之人,多到无法计数。

  后志愿者众多,太宗皇帝念及民生,不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