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九十六章 西征归来(2/3)

医署都不奇怪。

  想着这些李慎叹息一声,自语道:“慎,何时才能有所成就。”

  有官吏脚步匆匆而来,道:“许少尹,魏王殿下来了。”

  许敬宗自语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殿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来。”

  李泰迈步走入京兆府笑呵呵道:“许少尹不畏朝中言语,手腕强硬建设作坊,如今名满关中。”

  许敬宗作揖道:“魏王殿下说笑了,实乃无奈之举,时机就在眼前,一旦错过了恐怕往后再也等不到。”

  “有件事要京兆府帮忙。”

  “魏王殿下请吩咐。”

  李泰看了眼坐在一旁的两个弟弟,又看向许敬宗递上一卷文书道:“司农寺与打算安排人去一趟辽东,不知道能否让京兆府的人陪同。”

  许敬宗看着确认了文书上的内容,颔首道:“这就去安排。”

  李泰道:“有劳了,明日一早就动身,春明门外会有人等着的,京兆府安排三两人足矣。”

  “喏。”许敬宗毕恭毕敬送魏王李泰。

  接连几天,但凡许敬宗要做什么事,要去哪里,李治与李慎,狄仁杰都跟在后头。

  这天的午时,李慎快步回到东宫,他小步走到厨房外,唤道:“小福?小福?”

  “咦?纪王殿下?”

  “小福还有饭吗?”

  她盛了一碗羊肉汤饼递上,道:“还留了一碗。”

  比李慎大三岁的临川公主手里拿着一卷书,问道:“慎弟?”

  正端着一碗汤饼的李慎被身后的话语声吓了一跳,手中的碗一抖,就有汤水落在手上。

  手指一烫,李慎倒吸一口凉气,痛得龇牙咧嘴,将碗放在桌上,这才将手擦了擦。

  此刻的东宫很安静,大家都在午睡。

  临川问道:“在稚奴的王府没饭吃吗?”

  姐弟两人都是同一个母妃所出,也都在东宫长大,因此临川与李慎也更亲近一些。

  被姐姐这么一问,李慎又不自觉看向东宫,此刻还有三两个宫女在走动。

  临川拿起书卷敲在李慎的头上,语气严肃了几分,道:“回话!”

  “姐,能让东宫把饭菜送去王府吗?”

  临川抱臂在前,瞧着这个弟弟,道:“送去都凉了,还怎么吃?”

  李慎道:“皇兄这些天一直跟着许敬宗到处走,弟弟好不容易得闲回来,平日里都没好好吃东西。”

  说罢,他就拿起筷子先是狼吞虎咽吃了一口。

  临川在一旁坐下,看着这个弟弟道:“吃完你记得去看望母妃。”

  李慎点着头,还在往嘴里送着吃食。

  等他用了饭食,又要急匆匆去见母妃,临川这才将他的碗筷收起来,洗了之后放回厨房,回到东宫前殿。

  李丽质看着一卷书,道:“慎弟回来了?”

  临川在姐姐身边坐下,道:“嗯,说是这些天没吃好,想小福的饭食了,其实妹妹还是有些担忧他。”

  “家里的兄弟姐妹谁敢欺负?你担忧什么?”

  临川又道:“妹妹是担忧孔老夫子的那位孙女。”

  李丽质会心一笑,临川与慎弟都是一个母妃所出,临川作为姐姐她自然是什么都会想着弟弟。

  “孔家世代都是名门,若慎弟能够娶孔颖达的孙女为妻不见得是坏事。”

  “可她比慎弟年长四岁不说,还是姐姐的弟子,又是这般骄纵。”

  李丽质颔首道:“慎弟还小,也为时尚早。”

  临川颔首道:“姐姐说的是。”

  “再者说有我们在,谁敢欺负弟弟妹妹。”

  临川又笑了笑,这才放心许多。

  贞观十四年,当春夏两季过去,关中乡民都在期盼着,期盼着西征的儿郎们可以平安回家。

  如今大军正在回来的路上,有许多妇人领着孩子走过咸阳桥,每天都来这里张望着,盼着儿郎们回来。

  将士们还没到家,朝中已提前将战后的钱饷都送去各县。

  这是朝中这些天加班完成的工作,将士们回来之后不用向朝中讨要,钱饷都送去了各县,去各自县里直接拿了即可。

  有孩子朝着咸阳桥跑来,他大声道:“回来了,大军回来了。”

  在咸阳桥边等着的乡民纷纷议论。

  当一队队兵马出现在远处的风景中,当见到一张张熟悉的面容,咸阳桥边有许多哭泣声。

  一队队人马在咸阳桥散开,王文度骑在马背上,朗声道:“诸位回各自县里,向县令报备之后就可领了钱饷。”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