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二十一章 给太子的封赐(2/3)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满朝文武都会下意识地觉得,太子殿下手里有钱有粮,只要得到太子的支持的事,就一定能够施行下去。

  这一次早朝到了午时才结束,总的来说眼下具体的方略就是将西域的东南商道给清理一遍。

  具体的落实方案以清剿为主,焉耆使者牵头,安排还在西域的大军将商道犁一遍,将沿途的马贼清理干净。

  这么做有好处,能够得到西域人心的同时,还能够稳定商道。

  从昨日送来的军报来看,其实不用朝中做什么,唐军打下了高昌之后,很多马贼都西逃了。

  他们或者前往更西面,继续以劫掠为生,或者是投效西逃的欲谷设。

  大唐对西域的战事远没有收场,现在只是堪堪夺下了高昌以及东南一片的疆域。

  天山沿线的草场,伊犁河上下游依旧还没握在大唐手里。

  夺下了高昌就有了继续西进的跳板,这都是以后的打算了,大唐西进不会只有这一仗的。

  李承乾在东宫简单用了一顿午饭,李丽质去给她的两个弟子上课了,东阳还要跟着孙神医去看望病人。

  其余的弟弟妹妹都去看望母后了。

  东宫难得安静,用罢饭食后,皇帝就送来的旨意,太监朗声道:“陛下有旨,太子主持钱粮调度以来,朝中众臣皆称贤明,望太子往后谦逊勉励依旧,赐入尚书省之权,封陕东道大总管,领洛阳,潼关,关中各县农事建设,加赐玉璧一双,金车一驾。”

  这位常伴在皇帝身边的老太监念诵完旨意,道:“太子殿下,领旨吧。”

  李承乾双手接过旨意,道:“谢父皇。”

  老太监咧嘴笑道:“恭贺殿下了,老奴就先告退了。”

  见孙儿收好了旨意,李渊努着嘴道:“你父皇当年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李承乾蹙眉道:“依照爷爷这么说,父皇是小气了?”

  李渊忽然一笑道:“去看看吧,尚书省很久没有打理了。”

  从当年父皇还在打天下时候,官职尚书令,天策上将,只不过厘清了朝中官职与要务之后,尚书令这个位置就空置多年了。

  李承乾走入皇城中,犹豫了一番朝着另外一个方向而去,走到尚书省门前,老旧的门前满是风霜的痕迹。

  在这里路过的官吏都很少,李承乾发现门依旧上着锁。

  忽有一个穿着蓝色官袍的官吏路过,见是熟人,李承乾唤道:“杜侍郎!”

  那人停下脚步,回过身是满面的笑容道:“太子殿下。”

  “你有这里的钥匙吗?”

  “下官怎么会有,殿下说笑了。”

  说完杜正伦便加快了脚步离开。

  李承乾一路跟在他身后。

  杜正伦又只好停下脚步,道:“这里的钥匙只有陛下才有,太子殿下不要为难下官了。”

  “没有为难伱,只是问一句而已。”

  杜正伦疑惑道:“难道说陛下给了旨意之后,难道没有殿下钥匙吗?”

  李承乾上前两步,狐疑道:“父皇刚下达的旨意,你这么快就得到了消息,杜侍郎这人脉真是厉害。”

  杜正伦欲言又止,他左顾右看道:“下官还有要事,先告退了。”

  “杜侍郎,有空来东宫一起用饭呀。”

  正快步走着的杜正伦脚步明显一滞,而后用更快的脚步离开了。

  回到中书省门前,李承乾就遇到了等在这里的许敬宗与李道宗,颜勤礼。

  “恭贺殿下。”

  李承乾揣着手道:“旨意都听说了?”

  李道宗道:“旨意刚送到中书省,老夫也才知道。”

  往中书省内看了看,忙碌的官吏依旧不少,老师与舅舅,还有郑公三人都不在。

  下朝之后便跟着父皇离开了,看来这道旨意就是他们商议下来的。

  领着三人走入中书省,这里的官吏纷纷行礼。

  见太子桌前的卷宗与奏疏有些凌乱,许敬宗收起他的袖子,双手迅速且麻利殿下地整理好,而后恭敬却迅速地站在一旁。

  李承乾坐下来道:“最近洛阳那边的消息有送到吗?”

  许敬宗道:“回太子殿下,潼关的仓库都修建好了,货物集散已开始运作,这两月就会有成效。”

  李承乾颔首。

  颜勤礼道:“洛阳那边的建设还是有马御史在主持,有三座最大的作坊还在兴建肥皂作坊,酱油作坊,造纸作坊,其余还有十三个作坊正在兴建,调动人力有三千人。”

  “杜荷打算如何卖纸?”

  颜勤礼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