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二百一十四章 存粮(3/3)

了十五个县的民壮,在雨天水势最猛的时候,带人扛着沙袋增高河堤。

  李恪拉住缰绳到了欢呼的人群前,从这里向着北面看去,还有一片片田地上长着粮食,还有乡民正在抢收粮食。

  “太好了,今年的大水没有淹了田地,粮食保住了。”李恪神色激动地走到马周身边,道:“我们保住洛阳了!”

  马周抚须正色道:“秋雨汛期还未结束,不能掉以轻心,潼关那边说上游的水还在涨。”

  李恪正色道:“只要大水进入下游河渠,疏通之后就不会泛滥,我们只要守住这段就可以了。”

  权万纪道:“下官与马御史会守在河滩,一有变动就会安排人手填实河堤,马御史说得不错现在还未到松懈的时候。”

  马周递上一卷文书,道:“这是下官对今年治水的呈报,还请吴王殿下送去交给房相,将这里的事禀报给陛下。”

  看马周与权万纪的神色严肃,李恪拿过文书,道:“这就去告知父皇。”

  可说完这话,李恪忽然看着俩人,迟疑道:“恪走了,两位先生怎么办?”

  马周双手背负,望着漫天的大雨道:“臣自是留下来治水,直到今年的秋汛结束,等陛下召回,近来朝中有消息送来,陛下可能要对西域用兵了。”

  李恪连忙道:“可这里的事……恪还是放心不下。”

  吴王殿下是个与众不同的少年人,他能够与这里的民壮同食同寝,权万纪甚至还有几次在人群中找不到吴王了。

  后来才知道吴王与民壮一起踩着淤泥疏通河道。

  本想着身份尊贵的吴王不该做这些事,可听说当初在咸阳县,吴王还与乡民一起修缮官道也是这样的。

  权万纪一直觉得上苍是眷顾大唐的,让陛下有这么懂事的孩子。

  不论当今太子,还是吴王殿下,或者是魏王殿下,这三个孩子脾性各有不同,但所行所做,都是良善之辈,各自差别甚大,又各有所长。

  “恪想与两位先生共同等秋汛结束。”

  马周道:“回去吧,少吴王一个也不少,也不差殿下一个,殿下不是一直都想要带兵出征吗?”

  权万纪也劝道:“该有人向陛下禀报,殿下且去吧。”

  李恪深深弯腰,躬身行礼道:“恪等两位先生回来,共饮美酒。”

  马周的目光望着河道,没有去看吴王,而是朗声道:“好。”

  李恪又一次翻身上马,领着一队兵马,匆匆离开了洛阳,带着文书一路前往长安。

  秋汛要等到九月才会告一段落,李恪策马一路西去,沿途看到的是汹涌的河水,在河道上奔腾而下,河道两侧每隔五里地,就能看到京兆府的官吏,带着人正在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