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五十九章 太子言出必行(3/3)

p>

  咸阳县没有种葡萄,泾阳县的葡萄就不用多看了与往年没区别,李承乾坐上了马车,“去渭北。”

  李绩带着队伍,马车缓缓驶动,一路朝着渭北而去。

  见父皇的马车又跟了上来,两驾马车并驾齐驱,眼看晌午过去三刻了,李承乾从一旁的食盒中拿出一碗凉面与两张饼,坐在马车内吃着。

  李世民目光看向一旁的马车,风吹起车帘的时候,看到这个儿子正在吃着。

  这才觉得自己也是饥肠辘辘,李世民咽下一口唾沫,出来时没有准备吃食。

  太子有个习惯,出门时都会带着吃食,根本不会挨饿,不用去外面用饭。

  东宫在吃饭这一块,向来是很周到的。

  李承乾注意到父皇的目光,嘴里还嚼着饼,道:“父皇出门不带吃的吗?”

  李世民身子随着马车摇晃,道:“朕不饿。”

  言罢,李承乾又十分痛快地吃了两口面,筷子碰到碗底发出清脆的声响,“从这里到渭北要走一段路,父皇打算一直不吃吗?”

  李世民又吞咽下口水。

  李承乾将其中两张饼用布包起来,从马车的窗口伸出手,“父皇尝尝小福新做的千层饼。”

  儿子的手就这么伸着,李世民犹豫了片刻,伸手迅速将饼拿入自己的马车。

  父子俩的手同时收回。

  马车依旧并驾齐驱着,不论是李绩的兵马,还是尉迟恭的兵马都看得一清二楚。

  一行人纷纷低下头,试图忘记这一幕。

  陛下吃太子的东西,这实在是……

  李世民吃着饼,问道:“朕听闻你的崇文馆至今没有招收到学子。”

  “儿臣的名声太差了,没人愿意投效。”

  “朕怎么听说是你不要。”

  “有些人儿臣不能要,崇文馆是京兆府官吏的学习场所,往后它会成为一个培训的所在,各级官吏都可以在崇文馆学习。”

  “再者从来没有规矩说过建设文馆就一定要招募名仕,有道是鸡多了不下蛋,人多了事就更复杂了,简单一些干练一些,慢慢来。”

  李世民吃着饼,脸上又有笑容。

  吃了两张千层饼之后,充实了肠胃,李世民觉得舒坦了许多,侧目看去,这个儿子竟然在马车内斜倚着睡着了。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另一侧的风景。

  兵马沿着渭水边的官道上走,速度也快了不少。

  马车过了木桥,靠近渭北地界便能够看到龙首渠,当初这里是一片盐碱地,汉武帝命人在这里开辟了龙首渠之后,便让这里的万顷荒地成了一片良田。

  “太子殿下,渭北到了。”

  李承乾从睡眠中醒来,在马车中睡着并不舒服。

  远处已经布置了葡萄架,远远看去能够见到一队队乡民正在走动着,司农司卿郭骆驼就在这里。

  马车停下,李承乾笑道:“父皇,这就是渭北的五千亩葡萄地,往后的葡萄会越来越便宜,孤说过要让关中的乡民人人都能吃得起葡萄,哪怕只是买一串,尝一口。”

  太子殿下的野心很大,希望葡萄能够在关中变得更廉价,人人都能吃得起葡萄。

  这个儿子就是这样,他总是能够说到做到。

  太子从来不会食言,言出必行。

  他说过肥皂会风靡关中,如今的肥皂何止关中风靡。

  他说不能让西域人靠葡萄来关中赚取大量的钱,关中就种出了葡萄。

  他说过要让弟弟妹妹健壮,现在东宫的孩子鲜有生病。

  他还说过要让关中赋税翻两倍,要让关中富裕,要横扫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