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四十八章 皇子的名声(3/3)

经营作坊,只是一个行脚商人。”

  武士彟不解道:“殿下到底还要做到何种地步?”

  杜荷慵懒地盘腿坐在椅子上,转动着手中的魔方,没有回话。

  翌日,许敬宗带着吴王来到了咸阳县,他没有骑马,也没有带着护卫,而是自己一个人走路来的。

  泾阳县的县民面对这个皇子如临大敌。

  刘仁轨站在所有的村民面前,喝问道:“吴王殿下,今日是来寻仇的吗?”

  李恪作揖行礼道:“诸位,恪今日是来道歉的,先前种种都是恪不懂事。”

  他拿出几块银饼捧在手上,又道:“还请诸位原谅恪。”

  一群乡民见状纷纷散去,刘仁轨看着这个吴王,抚须道:“银钱就收回去吧。”

  “喏。”李恪收回了银饼站在原地,又道:“父皇有命,恪在此地做苦力,直到县民谅解。”

  “村子里的官道需要修缮一下。”

  “喏。”

  李恪当即就去办事。

  许敬宗蹙眉看着这个吴王,他穿着一身名贵的衣裳,又叫住他道:“吴王殿下换一身衣裳吧。”

  看这里县民也没有再为难,李恪的神情也轻松许多,便跟上前走入泾阳的县衙,换上一身粗布衣裳,显得有些单薄,倒也不在意。

  他兴致勃勃地走入一群县民中,与他们一起清扫积雪,而后填补管道上的坑洼处。

  刘仁轨站在许敬宗身边问道:“这真是陛下的意思?”

  许敬宗颔首道:“当然是了。”

  “京兆府是太子门下的,老夫怎么觉得这件事是太子安排的?”

  “你怎么想都可以。”

  刘仁轨再问道:“太子殿下治理关中只有方略但没有说过具体要管住关中乡民。”

  许敬宗板着脸站在冷风中,道:“老夫很讨厌别人总是提问题。”

  “为何?”

  “你又问了。”

  刘仁轨欲言又止,只好言道:“若是见到了太子殿下,下官还是会问的。”

  现在许敬宗对刘仁轨总算是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他就是一个倔强的人。

  许敬宗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挠了挠鼻下的胡子道:“老夫记得太子殿下说过,我等关中官吏行事要积极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提出建议。”

  刘仁轨看着远处的乡民,道:“下官提出问题了。”

  许敬宗费神地思量着,接着道:“刘县丞,你犯了一个错误。”

  “什么错误?”

  “太子殿下所言的问题与你的问题不同,身为地方县丞你可以疑惑也可以不解,可这些总归是你个人的。”

  刘仁轨点头,“当然。”

  “此问题非彼问题,关中万千乡民的问题才是我们应该正视的。”

  “嗯。”刘仁轨满意点头了,他的神情中充满了信心,如醍醐灌顶,此刻关于太子的那篇文章在思绪中清晰不少,渐渐地能够明白那篇文章中的要领了。

  相比于刚刚接触这种管理与建设的刘仁轨,许敬宗的经验更丰富,也更有悟性。

  刘仁轨笑道:“下官愚钝,多谢许少尹点拨。”

  许敬宗苦笑道:“以后不要再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