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第一百一十八章 太子殿下的情面(3/3)

马杀回长安。”

  李绩尴尬一笑。

  走到太极殿前,李承乾又道:“让皇叔挂念了。”

  李孝恭叹息一声,走向了朝班上自己的位置,又与一众许久未见的好友们纷纷问好。

  此刻太极殿内,群臣已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李承乾从文武两列朝臣之间走过,见有不少目光看着自己,也在小声议论。

  来到自己的位置上,今天要等父皇来了才能开朝,又看向一旁的李泰,李承乾问道:“他们都在议论什么?”

  李泰讶异道:“皇兄不知道吗?”

  李承乾愕然,又问道:“孤应该知道什么?”

  “因皇兄的一封书信,吐蕃大相禄东赞退兵了,西域于阗的使者就跪在朱雀门前,感谢皇兄出手相助。”

  李承乾蹙眉道:“孤还真不知道。”

  李泰的胖脸挂着一些气馁之色,低声道:“他们都在说皇兄一封书信就能让吐蕃人退兵,东宫太子的情面当真可抵千军万马。”

  李承乾又看一旁,道:“你知道这事吗?”

  李恪重重点头道:“现在知道了。”

  双手揣在袖子里,李承乾面带凝重之色,太极殿内的文武大臣还在议论。

  随着太监的一声高喝,大殿之内终于安静了下来。

  李世民走到皇位前坐下,看着满朝文武躬身行礼。

  李绩站出朝班,开始禀报着这一次潼关修缮的事宜,汇报着黄河的状况。

  因为黄河的水位下降,函谷关的战略地位没有这么重要了,而关中最重要的关隘后移,现在的潼关反倒会在之后几百年内,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李承乾站在一旁,听着朝中各部轮流向皇帝禀报事宜。

  呈报时间最长的便是今年夏收的情况,关中又是丰收的一年。

  魏征站出朝班,汇报着这一次吐蕃人从于阗退兵的事。

  一次又一次,吐蕃都想要向大唐展示一番它的肌肉,一次又一次地在挑战大唐皇帝那敏感的高压线。

  李世民的目光看向站在下方的太子,他就站在兄弟三人最前方,此刻揣手而立,闭着眼一动不动犹如木雕,也不知道这个儿子在想什么。

  都说天可汗号令四方,现在儿子一封书信就能让吐蕃人退兵,救了危难关头的于阗。

  虽说于阗很弱小,在西域也不如当年这么风光了。

  要论在西域夹缝中生存的于阗,如果有一朝一日它真的灭亡了,好像也不是什么大事,像是情理之中的。

  西域诸多小国之间相互吞并也是常事。

  就连西突厥一个月换一个可汗那也不是什么大事,已是家常了。

  可吐蕃虽说贫瘠,但土地一点都不小,而且并不清楚吐蕃藏匿的兵力究竟有多少,牛进达还在派人查探。

  太子一句话就能让吐蕃收兵,是因他与禄东赞之间的情面?

  此刻,作为太子的父皇,李世民心里很纠结,甚至有点羡慕这个儿子的能力与人脉。

  好在承乾也不是真的能够号令吐蕃。

  马周站出朝班道:“陛下,臣今日收到河西走廊的文书,有要事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