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全球帝国

第三十章 再出门(2/3)

昭原计划带她回京,见她如此,就不舍得带她走了。

  最后好不容易决定,会带她到苏州祭祖,给她上族谱,然后再让奶娘带她回周家。

  他回京要续娶,让妙玉留在周家长大,也不怕他疏忽了,会在后娘手里吃苦。

  也因为这个原因,周永文这次决定送他们到苏州,还带上母亲姚氏与妹妹周湘。

  如果不带她们,妙玉根本不肯走。

  不过离开之前,周永文给周吉画好了军校的格局图,这是按照后世的军营规划的。

  定海水师是周家立身的基础,可是这个军校,会是周家发展的基础。

  周伯祖舍不得周永文离开,主要是担心他的安危。

  不过想到周永文神鬼莫测的手段,加上也知道不能把周永文保护的太严,失了挑战,消磨了性格,才放他出去。

  但是,他不仅给周永文安排了三十个护卫,还从水师挑选了那日已经见识了周永文能力的三十个水兵,陪他一起去苏州。

  除了周永文一行,陪同苏昭返京的还有周永文的六叔周夏祖。

  周夏祖是祖母薛氏最小的孩子,生他的时候,母子身体都受损了。

  周夏祖先天体质差,虽然靠保养,健康长大,却不像其他几个叔叔一样健壮,也不能劳累。

  他就不能习武,只能习文。

  为了两家的关系,苏昭已经收了他为徒,决定在守孝三年期间,好好培养他一番。

  加上京城那边需要一个联络人,他会跟着一起去京城。

  所以他也带上了四个护卫,并且到了京城,也会收养一些孤儿,暗地里培养。

  六月二十六,周永文告别了父亲与三叔他们,乘坐海船,前往海盐县。

  海盐距离定海并不远,只隔了一个钱塘江的入海口,他们早上出发,午时就已经抵达了海盐。

  在海盐他们更换了内河船,一行百余人,分乘六艘船,沿着四通八达的水乡河道,在晚上就抵达了南浔古镇。

  薛家这边早就得到了消息,派了人在码头等待,安排了两辆牛车,接上了姚氏与几个孩子。

  让周永文意外的是,三舅公薛顺成竟然还弄来了一匹没有烙印的骏马,送给周永文。

  这骏马不比一般的军马差,不超过四岁,却训练有素。

  如今这个时代,在江南地区有这样一匹马,绝对比法拉利更拉风。

  大顺没有关外,没有草原,西北,马匹养殖一直很艰难,主要靠贸易置换一些马。

  但军队里面都不够用,私人即便能养一些驽马,也远远比不上疾驰的骏马。

  骑在高头大马上,周永文心里也美滋滋的,只有苏昭一直担心他会出意外,不时关注着。

  但他见周永文骑上去以后浑身松弛,不像第一次骑马,加上马匹温顺,才放下心来。

  周湘坐在牛车上,看到周永文骑马,忍不住半个身子探出来大叫:“大哥,骑马。”

  妙玉也叫:“大哥,骑马。”

  两人的小屁股都被姚氏打了一巴掌,可她们最近皮惯了,丝毫不怕姚氏。

  周永文骑了一会儿,知道这马是训练好的,就驱马来到牛车前。“娘,难得带她们出来,让她们在孩儿怀里骑一会儿。”

  姚氏也是出身武将世家,对孩子管教并不严,被两个小姑娘哀求,心软同意。

  可是她们两个小姑娘又内讧了,都要抢先,最后还是周湘大一点,让妹妹妙玉先骑马。

  到了周永文的怀里,妙玉一开始身体紧绷,但是很快就放松了下来,小心翼翼地去摸马鬃。

  没有摸到的时候,屏声静气,摸到了,喜气洋洋,兴高采烈。

  周永文将她抱好,她兴奋地喊着前面牛车上的苏昭。“爹爹,爹爹。”

  苏昭正在跟薛顺成说话,回头看到周永文抱着妙玉,露出了暖心的笑容。

  也许将妙玉留下来,是个正确的决定。

  从小培养的感情,会比长大了再培养,更深刻,更长久。

  周永文没有厚此薄彼,不仅又载着周湘走了一段,最后还把眼红的弟弟周永武也放在身前,一直来到薛家大门口。

  这个小家伙有些苦逼,上面有周永文这个长子长孙的大哥更受宠,下面又有比他更小的周湘嘴甜。

  他这个老二,爹不宠,娘也疏忽了。

  但他现在还不懂这些,周永文带他骑马,他就开心地找不着北了。

  这个时候,周湘看到了大门口迎接的二叔周仲祖与抱着儿子的二婶,还有站在她身边的周润,立即大声叫了起来。“大姐姐,大姐姐,你怎么在这儿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