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全球帝国

第七章 清点(2/3)

小的才四岁,她婆婆在带。

  在周永文身边当差是美差,只要侍候好了周永文,她一辈子都衣食无忧了。

  到院子里洗漱完毕,周永文出门到后院的男厕解决了人生大事。

  现在是没有下水道的,所有的茅厕都是旱厕,还只有大户人家有。

  穷人家都是马桶,每天天亮,就有粪夫赶着牛车收集粪便,然后运到城外卖掉。

  这些大粪是最好的肥料,农户需要花钱买,所以这是无本的暴利生意。

  以前为了这项生意,不少行帮打的头破血流,不过后来被衙门垄断。

  由于茅厕污秽,大户人家也是建的越少越好,并且都在偏僻角落。

  一般一家只有四个茅厕,外院两个,内院两个,都分了男女。

  这种茅厕都按时清理,遇到家中举办宴会,不仅会掏干净,还会用厚厚一层草木灰覆盖。

  要不然来了客人,发现茅厕一坑粪,名声就不好听了。

  回到院子里,奶娘已经摆好了早餐,一碗大米粥,两份小菜,两个馒头。

  周永文三下五去二就吃的一干二净,然后涑了涑嘴。“去给祖母请安。”

  还没有到薛氏住的小院,就看到了不少侍女在一起闲聊。

  不仅有伯府的侍女,还有三个婶娘的侍女。

  昨日出殡,不用待客了,女眷们又不能出门应酬,就都来跟老夫人说话了。

  虽然薛氏还不到五十岁,可在这个家里不仅年纪最大,辈分也最高,是名副其实的老夫人。

  他母亲姚氏也在,四个妯娌一边做针线活,一边闲聊,老太太一个人蹲在小菜园里拔草。

  看到周永文过来,三婶王氏开口说道:“大郎怎么来后院了?你叔叔他们都在前院练功……”

  姚氏开口说道:“他受伤未愈,现在可不敢折腾的满头大汗。”

  以前的周永文喜欢练武,几乎不来后院,也难怪她惊讶。

  二婶袁氏也是定海人,与周家老家都在岛上,整个县,也就只出了不到五户官宦人家,相互之间没有矛盾的,都会相互照应。

  她父亲在工部任六品员外郎,虽然官职不高,但文官六品也不低了。

  跟伯府比起来,勉强属于高嫁,但周叔祖只是次子,又才是六品武官,也算门当户对。

  三婶王氏也出自武将家族,性格开朗豪爽,跟所有人都相处的不错。

  四婶余氏又怀孕了,这次葬礼受罪不小,今日就躺在一个贵妃榻上,身边坐着两个姑姑和两个妹妹。

  周永文依次见礼,然后来到菜园边。

  薛氏看了看他的脸色,说道:“你头伤未愈,多歇歇,别见了风。”

  周永文蹲在几株嫩苗旁边,用手轻触嫩叶。“祖母,这是什么苗?”

  “是冬瓜苗,出苗没几日,过两月就有冬瓜吃了。”

  “父亲进宫了?”

  “自然是要进宫谢恩的,还不知道陛下什么意思。”

  周永文看了红楼梦的书,由于是寓言小说,关于朝堂事务,书里写的语焉不详。

  曹公的主要笔触,都着墨在世情与后院。

  周永文只确定了太上皇因为太子重病,决定退位,将皇位传给了某一个皇子。

  可是随后他的身体又好了,就舍不得放权,重新跟皇帝争权。

  皇帝登基数年,依旧没有多少权力,朝廷内外都被太上皇把持。

  若是以贾宝玉的年龄计算,新帝元年,贾宝玉出生,薛宝钗一岁,林黛玉还要晚一年出生。

  但是,书里面的年龄,很多又对不上。

  比如一开始写薛蟠比薛宝钗大六岁,后面又只大两三岁。

  香菱开始比薛宝钗大两岁,比贾宝玉大三岁,后来又跟薛宝钗同岁,比贾宝玉大一岁。

  细节矛盾不去管他,周永文能确定的就是,大约二十年内,大顺朝的局势还是比较稳定的。

  而太子刚死,现在的皇帝应该很快会病重,就是不知道他会传位给大皇子还是四皇子。

  根据他的印象,大皇子性格跋扈,行事狠辣,而四皇子相对温和。

  他祖父死在大皇子手里,这种仇恨,无法忘却。

  而大皇子肯定也不会忘。

  如果是大皇子继位,周家必须要抓紧时间跑路。

  “祖母勿忧,父亲归来,应该就会有结果。”

  薛氏长叹了口气,又转身低头,机械地拔草。

  这菜园,花园,都是她亲手操持,不假手于人。

  周永文心里有事,就起身说道:“祖母,我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