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蛇,在现实世界开创修妖法

第九十二章:教化之恩!(二更)(3/4)

寺庙的数量,道观实在是太少。

  而这座历史悠久的道观,也开始被众人遗忘,无人记得曾经的显赫。

  道观虽然破旧荒废,一方面是因为老道他们没钱整修,还有一方面,是因为它历史悠久。

  看得出来,这栋建筑已经存在几十年,历经风吹雨打,在时光的长河中,原本鲜艳的颜色渐渐褪去,只剩下斑驳的外表。

  它就像是沉默的智者,默默看着道观从初建的兴盛,香火云集,慢慢走向了衰老。

  事物盛衰自有天意。

  没有任何事物能够保持长盛,有盛自然会有衰。

  叶秦先前观测过道观内部,乃是均衡对称式建筑,根据八卦方位,乾南坤北,即天南地北,以子午线为中轴,坐北朝南的布局。

  使供奉道教尊神的殿堂都设在中轴线上,比如说三清这些,两边则根据日东月西,坎离对称的原则,设置配殿供奉诸神。

  这种对称的布局,体现了“尊者居中”的等级思想。

  同时还按照阴阳五行思想,细节的布置还有摆放也没有放过,特别是老道士他们打坐的位置,蒲团位于正东方。

  东方作青龙为木属阳,正符合道士修炼达到“纯阳”,返还于“道”的目的。

  即便是偏殿的格局也对应了木、火、金、水四正,加上中央土,可以说是五行俱全。

  据说万物分配五行,五者循环相生,所以五行在道教里面也占据了比较重要的位置。

  道观里面的摆设都选取九这个数字,乃是采取九九归一之数。

  道家里面又有道生一,一生万物的说法。

  而且道观里面还打了口井,道教里面阳气充足,这口井也有阴阳平衡,天地和合的象征意义。

  就连井身外都采用祥瑞之兽的图案,可谓是坐镇一方。

  正好也符合道家里面上善若水的思想。

  小道士还在古井周围摆放了几株绿色的盆栽,作为装饰还有点缀,不多不少也正好九盆。

  整座道观布局还有装饰,以及神像所在的位置,可以说充满了讲究,并不是随便放置的。

  它的规模虽然小,但是该有的东西并不缺少,甚至比普通的道观寺庙还要严谨。

  太极阴阳,五行八卦,九九归一,等道家著名思想理念,全部都贯彻其中。

  叶秦之所以如此关注,并且了解的如此透彻,因为他此次观想的目标,就是——“道观”!

  整座上清观就是他的观想物!

  上善若水,清静无为。

  那些道教神像图都不适合直接观想,因为暂时还不配。

  既然如此,叶秦索性剑走偏锋,直接观想道观,这样也避免了和那些神像图正面对上。

  而经过这次的探查,结合道观的内部环境,还有周围结构,更加确定了这个想法。

  但是上清观也不是那么容易观想的。

  虽然他只是一座建筑,但从实体占地面积来说,它是目前观想物当中最大的。

  当然,这里指的是微观层面。

  先前观想的白骨具有一定形状,后面的月亮,从叶秦的宏观观测角度来说,看到的实体也不大,后面云、雷电之类的东西都是可大可小。

  像眼前的上清观,却是实实在在的一栋建筑物,还是不可移动的死物那种。

  这也就意味着它和先前的观想物都不一样,所以观想的方法应该也有所不同。

  叶秦沉心静气,但是却发现自己无法完全沉浸下来。

  总感觉面前像是有层看不见的薄膜阻挡了视线,让他不能完全观测道观的全貌。

  好不容易脑海里有具体的道观成型,却又很快被打散。

  “也许是我观想的方式不对?”

  叶秦自认为已经足够了解整座道观,但也许这种了解只是表面,还有什么其他地方被他遗漏了。

  “既然这是道观,那我可以试着从道教的角度出发。”

  道家思想讲的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法自然,无为而治,要与周围自然和谐相处。

  就连整栋道观的布局,也始终贯彻着天人合一的思想。

  叶秦既然要观想道观,就不能单独只看道观,还要和周边联系在一起。

  想明白这点之后,叶秦也不着急观想,而是开始在四周游走起来。

  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他很早之前就明白。

  叶秦悠哉悠哉绕着道观周围走了一圈,不得不说虽然地方偏僻了点,但环境实在是清幽,虫鸣鸟叫声不绝于耳。

  和他自己的山头相比起来,那肯定还是差了点,但是相比于周边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