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种田,你成帝国皇帝了?

第11章:时代的错误(1/2)

  天空阴霾,小雨绵密。

  罗曼戴着草帽,披着斗篷,望着眼前的灌木。

  本地人喊它野酸枣,但果实不能食用,只有牛羊能吃,它分布广泛,遍地都是。

  镰刀割不动,要用柴刀都要劈砍好几次才能斩断。

  越冬后,地面以上植物组织尽数枯死,但土壤底层的根系仍然存活,韧性十足。

  罗曼用力拔出这个灌木。

  周边土地先是鼓胀,继而纹裂,最终撑碎。

  繁密的根部暴露在空气时,板结泥块挂在细根上面,像是大瘤子,被罗曼提在手里。

  他的手掌有一层坚实的老茧,抵御了摩擦和用力造成的伤害,但手背却遭到了那株灌木的死前报复。

  有根木刺刺入肉里,罗曼将手背放在嘴边,吸出手背上的断木刺,然后将带着血丝的口水吐出,蹲下来观察这片土地的土壤结构,是否适合开垦。

  ……

  土壤一般分为砂土、壤土、粘土。

  壤土最好。

  质地疏松,通气透水,保水保肥力很强。

  只要稍作耕耘,把种子撒进去,收成一般不会差,是农耕文明的天选之地。

  在罗曼印象里,也就大公领的千里沃野偏向于壤土,播收比例从1:5到1:12都在合理范围内。

  因为土壤肥沃的地方就是要比其他地方的产量高。

  而眼前这片土地却不属于壤土。

  表层是板结的砂土,大约十多厘米的厚度。

  而深层却是黏结的粘土。

  砂土的特点就是保水性极差。

  这场稀稀拉拉的酥雨这片荒地积出了数不清的小水洼,就算渗透下去,也很难残留在砂土层。

  深层的粘土特点就很特殊了。

  优点是保水保肥强,潜在肥力较高。

  缺点是湿度高,含水量也高,从砂土层渗透下来的水分全都留存在了这里,但它基本不具有排水性和透气性。

  地紧难耕,土温低,肥效不易发挥。

  罗曼让拉克斯打造出重犁,就是为了能将深层的粘土翻起来,经过太阳暴晒,清除杂草、防止虫害,将底层肥力释放出来。

  表层板结的砂土也不是不能劈开。

  可是很费劲。

  原本两头牛就能拉动的重犁,如今需要四头牛。

  而且,效果也绝谈不上多好。

  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

  但无论怎样,该翻地还是要翻地的。

  一定的要改良土壤结构。

  罗曼今次准备开垦出七千亩到一万亩的荒地。

  得拉过来一千多万、接近两千万斤的泥炭和粪肥。

  毫无疑问,这是个大手笔。

  所以,这次他集结了三千个劳动力。

  其中包括了嫁给士兵的那些适婚女性。

  士兵妻子也是重要劳力,得跟在重犁后面捡石子、砸土坷垃。

  建造队也得停一停,先过来种地再说。

  因为盖房子什么时候都能盖,而种田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种的,现在急缺劳力。

  趁着这场春雨的势头,用十字镐将板结的土层掀开,土坷垃挨个敲碎,先是松土,然后每亩地再混进去两千斤的泥炭进去。

  两千斤泥炭和粪肥结合的腐殖质,落到一亩生地里,就只能平摊出薄薄一层。

  但若是一次施肥过多,不能及时分解,反而不利于土地熟化。

  每年做两次、每次一两千斤的泥炭和粪肥。

  三五年就能变成一块合格的熟地。

  疏松绵软、结构良好、活土层厚达二三十公分,到时候无论种植什么,都能得到极高的收成。……

  农业管事巴洛全程负责指导。

  罗曼曾用一块蓝宝石,提升了巴洛的农业知识。

  所以那个农夫之子对于农业生产的流程是越想越明白。

  简单来说就是开窍了。

  他将过去的耕种经验总结出来,慢慢形成了知识体系。

  虽然只是雏形,也很粗浅,但这些知识如魔咒,让巴洛神魂颠倒、欲罢不能,仿佛窥见了一个新世界。

  巴洛有一位可敬忠实的父亲,辛苦劳作数十年。

  在过去的斯格镇,没人比那位父亲更懂得种地,他有着很高的威望,有些时候农事官也会向他请教种地的问题。

  但那人却死在了去年的这个时候。

  他因传统而局限于过去时,而他的领主却在高瞻远瞩、眺望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