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武德司赤龙卫(求追读)(1/2)
“拳即是权,如何轻传!”
“宫中与外面流传的根本不是真正的太祖长拳。”
“太祖并没有传拳于军中,军中与民间的三十二势长拳,都是太宗后来以太祖遗旨的名义传下的!”
“太宗传下的?”赵倜双眉扬了扬。
“太宗传下太祖长拳的拳架招式,却没有传拳髓拳意,道不轻言,法不轻传,怎会叫这等神拳随意流落世间呢!”高滔滔淡淡说道。
“既然如此,那为何又要传?不传便好了。”赵倜疑惑问道。
“太宗当年的考量没有人知道。”
赵倜深深吸了一口气:“那为何只有三十二势?”
“因为太宗也只学到三十二势,太祖还没有传给太宗第三十三式,便……驾崩了。”
“那这真正的太祖神拳,如今有谁才会?”赵倜眼睛眯了眯,心中已经有所猜测。
高滔滔看着他,道:“只有每一代皇帝,才有资格学真正的太祖长拳,才有资格练习真正的太祖长拳,帝脉单传!”
赵倜微微思忖,道:“大娘娘,如是这样……那岂不容易失传?”
他记得赵煦去世得急,虽然对方身子一直不太好,但最后病发得十分突然,连话都说不出来,也执不得笔,连继位人都没有指定,便去世了。
倘若如此……不是说可能连拳都没有传下去?
“失传便失传罢。”高滔滔冷淡道:“虽是神拳,但毕竟缺少一式,金瓯有残,社稷有缺,传下也无甚益处。”
赵倜怔了怔,高滔滔话里话外有许多意思,说得极重。
什么叫什么叫金瓯有残,社稷有缺?什么叫传下也无益处?
他沉吟道:“大娘娘,真宗仁宗,还有英宗都练过此拳吗?”
高滔滔说每一代皇帝都练过,但似仁宗烧武库之举,若对方真的习武,怎么还会烧掉武库呢?
“自然练过。”高滔滔慢慢道。
“真的全都练过?”赵倜疑惑道。
“我大宋历代皇帝,全都练过此拳!”高滔滔冷冷道。
“大娘娘……”赵倜双眉拧起。
“仁宗若不是练了此拳,怎会迁怒之下,一气烧掉武库?甚至都动了毁掉此拳之心!”
“这是为何?”赵倜心头一动。
“为何?”高滔滔冷笑,似乎胸中有无限怨怒:“真宗独嗣,仁宗绝嗣,英宗早故,神宗早故!你说这是为何?”
“嗯?”赵倜眼睛眯起。
“当今的官家天赋极高,但至今还没有子嗣,身体也未必多好,怕也是练这拳练的!”
“大娘娘,可真宗仁宗都是曾有子嗣的,不过早夭……”
“若不练此拳,怎会致得子女先天不力,血脉不盛,生而即夭,或长而不成?”
“那太宗皇帝并非……”
“太宗皇帝?太宗皇帝敬畏,虽然对这太祖长拳猜想极多,但哪里敢轻举妄动,胡乱施为。”
“大娘娘,这是何意?”
“其他几位皇帝,都想从这拳法的前三十二势,推出那失传的第三十三势,结果没一人成功,以身试拳,错败不成,伤经损脉,亏损生气,怠空气血,结局惨淡!”
“什么?”赵倜心中翻起轩然大波。
“当今官家应该也是如此,不然怎会如今还无子嗣?”
“大娘娘,既然如此,为何不换门功法修练?既然不能外泄此拳,不能找旁人帮着推演,那么还想习武,换门功法不行吗?”
“你以为老身没想过吗?不过太宗传下什么话语我不知道,总之代代像着魔般修练,对旁的武功不屑一顾,谁知道其中有什么特殊之处。”
赵倜暗暗思索,莫非这太祖长拳果有什么特殊,不然每一代皇帝为何都要修练?但从前三十二势,推出第三十三势?这……倒也未必不可能吧。
“大娘娘……”赵倜眨了眨眼睛。
“仁宗迁怒武库武学,但太祖长拳却不敢毁掉,只能遵循太宗的旨意继续往下传,英宗为此着迷,但鉴于真宗仁宗旧事,所以参详天宫宝藏,希冀从道家清净无为中得到启示,却难改最后结果。”
赵倜此刻心中已经肯定,倘若将来赵佶继位,那么十有八九是没学得此拳了,赵煦去世得突然,继位者都没有指定,拳自然也是没有传下,不然赵佶不会手无缚鸡之力,拳在赵煦之后,已告失传。
而赵佶在位二十七年,无病无痛,子嗣昌隆,身体好的不得了,与以往几任皇帝完全不同,便是没学此拳的原因,但……最后却把江山给丟了!
“孙儿听懂了。”赵倜道:“多谢祖母告知此事,以解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