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31章 名导李黑子?!(2/3)

是多少年前的北漂了~

  嗯,没错,在北平漂的~

  他本来是在“北平国立艺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师从大师徐悲鸿学画!

  李导不但绘画成绩突出,更担任了该校的剧团团长。但好景不长,因为参与学生yun动被学校开除。

  后经人推荐南下魔都,进入市立剧校学习,然后亲眼见了当年的诸多电影大腕儿——相当于今天一下子近距离和巩利、布拉德皮特、小李子等人点头打过招呼。

  后来因为战争,颠沛流离去了香江,在那里大展拳脚。

  他是26年生人,但在50年代,他的黄梅调电影就已经风靡东南亚,成为香江电影业崛起的中流砥柱!

  到了60年代,他跟邵氏闹掰,赴宝岛创立公司,拓荒宝岛影业,被评价为“港台影坛风云第一人”!

  再往后就是70年代的风月片,以及80年代的清宫戏……

  可以说,李导引领了当时华语电影每一个十年的风潮。

  夏天这时候也见过不少名人,和上辈子只在新闻报道中见过的人了。

  但见到李导依然惊讶,那是因为他在电影圈的地位和影响力,真的非常高!

  李导一生参与创作作品180余部,也算创造了电影史上的一段奇迹。

  而且数量和质量俱佳,把多种类型电影拍到了极致,在不同题材的电影中,创作出许多经典,堪称大师级人物。

  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三种类型:风月片、宫廷片和黄梅调。

  李导的风月片多以风月yan事铺陈,极尽诙谐能事,在街头市井嬉笑怒骂之余,承载鲜明的传统道德规劝内核。

  在夏天来看,能把风月片拍到雅俗共赏、色而不淫的程度。李导对传统文化可谓是钻研颇深啊~

  还有黄梅调电影,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到后来知名度那么大,李导是有功劳的!

  而宫廷片更不用说了,李导有担当有情怀,他是爱国的!

  就这一点,就够了!

  有的人实在对不上他是谁,那个初代喜剧之王许冠文主演,“你叫季伯常,可惜你命不长嘞!”

  “龙王不下雨,大炮轰他娘”那个《大军阀》!

  就是他指导的!

  这部电影是当年香港票房年度第三,前边儿的是李小龙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

  李导一直想和内陆这边合作拍电影,把清末那段历史搬上荧幕。

  这次来,就是为了合作项目《垂帘听政》的。

  本来是打算窝在酒店写剧本的,结果出来“闲逛一下”——哈,回不去了!

  古董太好玩了,夏天太有意思了!剧本明天再写不打紧!

  一拖再拖,差点把工作人员给拖哭了!

  最后还是有人找到夏天:“夏天同志,你不能干扰李导创作啊!”

  夏天:啊?!怎么听你的话,有一种让穷小子别耽误富家千金的感觉呢?!你给多少~

  夏天得知此事,自然不能耽误了正事。

  于是借着一对清朝花瓶,展开了清末话题……

  拐着拐着就拐到了剧本创作上了,还说了自己的通俗《清末四大奇案》。

  李导也拍过《杨乃武与小白菜》,那就是四大奇案之一。

  所以俩人是越说越上道,到最后夏天指着花瓶侃侃而谈,李导一边点头、一边拍大腿、一边在纸上记录自己的灵感。

  第二天夏天又把工作人员准备的史料带来,俩人喝着北冰洋又是一顿谈,从上午谈到晚上饭。

  然后李导开始闭门谢客,闭关写剧本!

  那真是下笔如有神啊!

  而且越写越多,结果就发展出了《垂帘听政》的姊妹篇《火烧圆明园》。

  两部电影,加起来长达十万字的剧本,他七天就写完了!

  写的自己蓬头垢面、眼暴血丝、神情恍惚……

  夏天看了直咬牙啊:你卷你马呢?最恨你这种奋斗逼了!!!

  剧本火速通过,一路绿灯啊!

  别说别的了,就连紫禁城都给开放拍电影了!

  避暑山庄是前期,中期就要去紫禁城拍电影了!想想都刺激!

  跟进,自己必须跟进!

  要不是自己不想拍辫子戏,高低得弄个角色不可!

  ……

  正在剧组正在讨论接下里的拍摄计划呢,李翰祥忽然抬手看了下表!

  “哎!到时候了!”

  “那个……小李啊,你开车去火车站接一个人……”

  夏天一下火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