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19章 当初唐僧是走错了!(2/3)

也简陋艰苦!

  你能想到吗?

  一台笨重的摄像机、一台死沉死沉的录像机、几把梯子、一捆绳子,可以说是《西游记》摄像组的全部家当。

  全靠笨办法拍啊!

  有的时候一个场景,要反复拍好几遍,因为要不同位置的镜头!

  演员就得演好几遍!

  要是能多一台,哪怕一台摄像机,那进度都能加快一倍不止啊!

  夏天倒是没敢咬死,而是说自己在香江那边有点关系,可以尝试“廉价租借一台摄像机”。

  他已经打电话给香江的娄小娥了,请她帮忙联系那边,看看有没有办法。

  钱自己出了——上次去美国,那是真的大赚一笔!

  钱嘛,不就是用来花的嘛!

  再说了,香江那边赚钱的机会也是一大把呢!

  就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去转一转。

  本来杨导以为这次谈话,必然是自己掌握主动,把这小年轻擒下,从此安心的为西游剧组贡献智慧。

  没想到这一聊又是两壶茶水,自己甚至都开始写笔记了!

  聊到最后,自己又被牵着鼻子走啊!

  不过牵的好!

  确实解决了自己想了半个多月都没办法的主要问题。

  杨导:你呀,每次都能给我整出新花样!

  “好!等下次我来的时候,就把你小白龙演员的文件拿来!”

  看着杨导满意离去的背影,夏天其实有些话没说。

  那就是演员的问题!

  六老师……唉!怎么说你呢?!

  但关于猴子演员的挑选,那是真难啊。

  杨导自己也说了,前两天去接触了京剧里的“北派猴王”,但人家死活要让猴子画脸谱。

  “那怎么行?这是拍电视剧,不是拍京剧!”杨导没同意。

  还有几个猴戏出彩的京剧演员,但要么就是本人没太大兴趣,要么就是剧团的台柱子,根本不放人。

  总之,还挺难!

  这不比女妖精,漂亮妞有的是。但能演猴子的,就不太好找。

  再说吧!看缘分!

  “六老师看你造化吧!”夏天嘀咕一句,将碗里的茶水一饮而尽。

  说起来,当初唐僧是走错了!

  他是从长安出发的……要是从彩云之南出发,上午到面北,下午不就上西天了吗~

  ……

  夏天想过,为什么《西游记》电视剧后来会那么火?甚至成了两代人的回忆!

  前不久有了结论——因为眼镜和小东的维修点生意相当的火!

  本来以为这个时候,大家生活还挺辛苦,没那么多电器学要维修——手电筒坏了,自己就弄了!

  结果,什么时候都有人“快”人一步啊!

  而且,这里是首都燕京!

  凭借上门维修、送货上门等等服务,打响了名气的“眼镜电器维修”,现在每天都好几单生意!

  甚至就连报废的电视机都收了两台!

  现在还有这么豪横的家庭吗?

  所以,夏天对《西游记》的爆火原因有了结论——因为电视开始大面积普及了。

  有数据显示:82年,沿海发达地区,例如粤省的电视家庭普及率已达70%!

  那里毕竟是沿海,有着“靠海吃海”的便利。

  “跑船带货”嘛~

  而作为首都的燕京,那也是不一般的。比起其它城市,这里更要快人一步。

  往前,70年代结婚的必备三大件套餐“自行车、缝纫机、手表”,在今年已经正式升级为“电视、冰箱、洗衣机”了!

  之所以在短短几年内出现了肉眼可见的巨大变化,一方面要感谢津门无线电厂、魔都电视机厂为代表的卖方市场开始爆发。

  尤其是魔都电视机厂。虽然其彩电生产线比津门晚两年建成投产,却后来居上,生产的金星牌彩电加速推动电视产业发展与普及。

  同时也顺理成章地成为了无数城镇待嫁女青年的第一根准绳,让无数中国家庭跑步进入父慈子更孝,夫妻大和谐的小康社会。

  所以,个人奋斗、历史进程……懂?!

  ……

  之后五月无事,很快就来到了六月。

  六月初,天气已经非常暖和了。大家都已经开始穿半截袖了!

  也到了草长莺飞的时候,正适合游园闲逛。

  难得六一假日,要是早几年,夏天他们还得演节目呢。

  现在就不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