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11章 81年它走了,我很怀念它(3/3)

>

  就好像是偷国偷文化一样,谎言说一千遍那种。

  跟偷国比,小日子更有耐性,做事也不声张,潜移默化的搞!

  所以,这是一种文化斗争!不能退缩的!

  其实在79年,导演王福林就曾提议拍名著!

  他是国内第一个拍电视连续剧的,就是那个《敌营十八年》。

  他有这个想法一点都不奇怪。

  哦对了,今年那个买了五百万盒磁带的专辑,那首《何日才相会》的作词,就是王福林王导~

  而这次的日版《西游记》,算是把大家的怒气激发了——不能让小日子这么糟蹋咱们自己的名著。

  于是就有了王福林和副台兼文艺部主任的对话。

  当时当洪台问:“明年打算拍什么?”

  王导说:“拍四大名著!”

  洪又问:“如果让你拍,你会选哪一部?”

  王想了想:“《红楼梦》吧!”

  他是这么想的:因为《红楼》这是个文戏,室内就能拍,比另外三部都容易。

  某种程度上来说,确实如此。

  西游鬼怪神仙的,那些法术也没法拍啊!

  三国那是古装战争片,那得多少人多少钱啊?

  水浒也一样,场面太大,人物太多。

  于是,他觉得红楼简单。

  这可想差了……并列为四大名著,自然有它的道理。

  它不在其他的地方占优势,而是在内涵和细微之处无与伦比,这是最难通过画面表现出来的!

  画面是最直接的表现形式,直观。但在某些隐晦莫名的方面,文字有他独有的优势。

  想把这种感觉转换成画面,那绝不容易!

  因为王导接下来《红楼梦》,所以在11月的文艺部组长会上,洪台宣布了由导演王福林拍摄《红楼梦》的决定。

  而在会议结束后,洪台就叫住了部里分管戏曲工作的杨婕导演。

  他问杨婕:“杨婕,要是让你把《西游记》拍成电视剧,你敢不敢接?”

  这个时候杨导已经递交请调戏剧组的报告三个月了,但一直没批。

  她是想拍《红楼》的,她很爱那个。但被王导抢先了!

  杨导看了日版西游记后本来就火大,觉得被糟蹋了好东西。

  此时问她敢不敢拍《西游》,杨导几乎脱口而出:“有钱就敢,为什么不敢!”

  洪台当即拍板:“好!局D委决定,由杨婕同志你来拍《西游记》!”

  所以朋友们,以后和领导说话长点心眼,别被激将喽~

  王福林王导确认接手《红楼梦》后,也没干直接上手。他是那种稳健性选手。

  他光窝在招待所里研读《红楼梦》原著,就耗时整整一年。

  这越看心越凉——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啊!反而太难了!

  想要将原著的精神和内核用电视剧的形式表现出来,几乎无法做到啊!

  而且原著只有前八十回,后边怎么办?

  用市面上那些续本?那些红学家能干吗?!

  而比王导还大两岁,已经52岁的杨婕杨导,可谓是雷厉风行!

  几天之后就已经开始筹备前期工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