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105章 夏老师?夏老师你说句话啊~(2/3)

过两年时光了。让我们一起努力!”

  班上同学都聚精会神的看着夏天,好几个女同学都觉得心跳有点快,男同学们也非常惊讶。

  这么帅气的老师吗?有点不好接受啊!

  夏天双臂拄着讲桌两侧,身体前倾:“我今年也是刚来到这个学校,咱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没人注意到,坐在靠后一排的大春,憋得脸都紫了!

  “好,下面请同学们自我介绍一下,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理想什么的……就从你开始吧。”夏天指了指第一排的那同学。

  就是那个第一个喊起立,很有精神的那个~

  同学们不疑有他,非常乖巧的开始介绍……

  夏天看了看手表,时间差不多了,再不上课就耽误了——那就只好自己来了~

  献丑啦~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咱们不按章讲,就从《劝学》开始好了……”

  “请同学们翻开课本,翻到《劝学》一篇……”

  “咱们赶上了好时代,读书是可以改变命运的。大家既然有机会能坐到教室中为了以后的努力,请一定不要错过这个机会。”

  “劝学是荀子的名篇,这里只节选了前面一部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查找全文。”

  夏天博闻强记,基本上所有信息张口就来,想到哪说到哪。

  “荀子,名况,字卿……也有说时人相尊而号为卿,战国末期赵国人。两汉时因为避汉宣帝询名讳称“孙卿”。是我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先秦时代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

  “他曾三次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也就是校长……”

  “这里要提一句稷下学宫。有没有哪位同学知道稷下学宫是什么地方?”

  一个看着挺活跃的男生举手了,夏天对于鉴定活跃男生非常有经验——多打几次就好了。

  “洛小乙,伱来回答。”刚才所有人自我介绍,夏天就已经记住所有人的名字了。

  “报告老师,是学宫!”果然,这小子来扯淡来的。

  夏天伸手点了点他,“调皮!不过说的也不算错,只不过说了跟没说一样。”

  这次我记下,找机会来个数罪并罚。你就知道课堂纪律了~

  夏天继续道:“所谓‘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

  “‘稷下’就是齐都临淄城的稷门附近,齐国君主齐威王在此设立学宫。”

  “故因学宫地处稷门附近而得名为“稷下学宫”,这与东汉时期的“鸿都门学”得名由来相同。”

  “稷下学宫是世界上最早的官办高等学府,也是咱们最早的社会科学院、官方智库一类的机构。大概是今鲁省淄博市临淄,稷门附近……”

  “稷下学宫创建于齐威王初年,是齐威王变法改革的产物。

  齐威王是田齐桓公的儿子,据《竹书纪年》推算,他于公元前356到公元前321年在位,共在位36年。”

  “说回荀子,他晚年蛰居兰陵县著书立说,收徒授业,终老于斯,被称为“后圣”。”

  “荀子批判性地接受,并创造性地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思想和理论……其思想集中反映在《荀子》一书中,而《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夏天竖起食指。

  “熟悉了作者,我们来看看劝学的第一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开篇荀子就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开篇点题,学无止境。学习不仅是为了更好地完善我们自身、提高我们的价值,这更是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看着夏天在台上尽情表演,台下同学非常认真的学习……此时大春脑袋里已经开始唱大戏了,冒烟了!

  他为了不笑出声来,把大腿里子都掐青了!

  旁边的同学瞥了他一眼,还以为他突发恶疾呢!

  夏天上了二十多分钟课后,一个中年男人快步走过走廊,匆匆推开教室门。

  “不好意思,我来晚……嗯?”他有些气喘。

  他一抬头,看到讲台上正拿着课本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的夏天,愣了一下:“不好意思,走错了。”

  就见他转身出去,抬头看了看门牌,愣了一秒,然后又一脸懵逼的走了进来。

  此人中等个头,微胖,圆脸,头发较长向后梳着,带着一副厚玻璃眼镜。

  “您是?”他看着夏天,有点摸不准什么套路。

  夏天反问:“您又是?”

  “我是苗宛秋,1班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他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