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我的文娱时代

第89章 又是年末(2/3)

接住。

  滑了一个多小时,大家都累了,这才找了个馆子小吃了一顿,然后散会。

  滑冰场米兰也算是学的差不多了,当然也没少摔屁墩儿。

  “没摔坏吧?”夏天问。

  米兰面露痛苦:“屁股疼,伱给我揉揉~”

  好啊,兄弟跟你心连心,你跟兄弟玩脑筋是吧?!

  见夏天根本不上当,米兰自己揉了揉,“滑冰真有意思,以后我们常去。”

  夏天撇了撇嘴,“还是算了吧。我怕你把我吃了!”

  说完夏天掉头就跑,让米兰扑了个空。

  ……

  80年最后一天,即将过去,新的一年又要到来。

  这一年中夏天也没有太多值得一说的事情,也就是刊登了一首儿歌《春天在哪里》,还在央电台小喇叭广播节目中录唱了一次。

  通过老派洛在美国连载了中篇《尸解仙》,稿费拿到手软!

  还收藏了几件自己喜欢的东西,收了几版猴票,等着二三十年后装逼用~

  出版了《黑猫警长》第二部,里边是夏天按照漫威超级英雄的讨论搞出来的“超级动物反派”和“正义联盟成员”。

  要是想的话,还能再来个第三部!

  因为校长“好高骛远”,差点被选成神童。幸亏自己机灵,通过记者把这事遮过去,冷处理了。

  此外,还在《燕京晚报》上连载了通俗《晚清四大冤案》,受到了热烈追捧。

  现在那刘春来编辑还时不时就来“家访”一次,央求着“惊鸿客老师”再写一个《民国十大奇案》之类的。

  夏天:死远点~我现在不缺钱啦~但凡我写一个字,那我就是沙比!

  而这个世界是不会因为某一个人的某个行为,而有什么变动的。

  比如说,在遥远的大洋彼岸,信息格命已经开始了。夏天心心念念的电脑和互联网即将迎来爆发。

  比如说在燕京,海定一个叫做中关村的地方,已经被划定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未来这里就是国内信息化浪潮的中心!

  再比如,鹏城T区已经建立了。

  南海画了一个圈,从此那里就不一样了!

  再比如咱们已经开始尝试开放房屋买卖了,虽然现在大家都不买账,都等着分房,觉得傻子才会自己掏钱买房子。

  他们不知道的是,未来的三四十年,房J是如何的风起云涌。

  哦对了,有一个以燕京为名的啤酒厂成立了,燕京啤酒。

  夏天还是在商店里买到了才知道的。这名字取的好,不喝都不好意思了。

  而80年这一年,还诞生了“春运”这个词。

  这一词最早出现于1980年的《人民日报》。

  改开以后,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过去到哪都要介绍信的。

  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

  诸多人群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堪称“全球罕见的人口流动”的春运。

  这一年还有一些值得一提的文艺作品。

  获首届茅盾文学奖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应该算是伤痕文学。

  还有获得1980年全国优秀短篇评选的《灵与肉》,就是后来改编成电影的《牧马人》。

  老许你要老婆不要~

  同样算是伤痕文学,《灵与肉》可就积极很多了!或者算是反思文学?

  《灵与肉》发表在宁省的文学刊物《朔方》第九期,到了年底12月,《月报》率先转载,开始被人们所熟知。

  还有发表于《收获》80年第1期的《人到中年》,后来也改编了电影。

  电影方面有张瑜主演的《巴山夜雨》《庐山恋》。

  长影厂出品的《红牡丹》——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很有名:啊,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啊,牡丹~众香国里最壮观~

  《牡丹之歌》,当然,后来多少年后因为《五环之歌》又火了一遍!

  还有黑白画质的《405谋杀案》,算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侦探片,国产悬疑片鼻祖。

  据说卖出了近400个拷贝,创造了票房全国第一。

  刘晓庆主演的《神秘的大佛》,打开了武术动作片的先声,被称为是新中国第一部动作片。

  以两毛五一张的票价赢得过亿票房,是娱乐片的一次大胆尝试。

  被称为第一部国产科幻片的《珊瑚岛的死光》,原作是童恩正78年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作品。

  片中“高效原子电池”“晴空闪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