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291 发射让战机熄火,空军不要PL-4的原因?(1/3)

  “谢威怕是会对我们没有好态度!”

  穿着军装的人开口说道,“哈工大搞的那些装备,其实都先进,部队却没有给任何一笔订单……”

  “谁让国家没钱,部队穷?谢威没有那么小气。”

  李瑞摇头说道。

  谢威,他是了解的。

  有些事情,他也不好给谢威解释。

  “何况,部队不装备,不是也没限制出口嘛!出口获得的经费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更能让他们研究出更先进的技术提供给部队。”

  “那不一样啊。本来学校就承担了空军的项目……前前后后,空军就只给了800万的经费支持……现在三代机项目一年都不止消耗这点吧?”

  穿军装的人一脸歉意。

  这事情,确实办得有些不地道了。

  “指不定这小子就卖出去了。有买家,即使不赚钱,也能提升相关的技术储备。”

  李瑞并不担心。

  郑部长同意与否不重要,只要谢威同意就行了。

  旋即看着两人,“你们该不会真的想着让哈工大出了这笔钱吧?要真是这样想的,我劝你们趁早打消这想法,也别跟谢威接触,免得关系搞僵了后面不好合作。”

  “没有!”

  “哪能呢!”

  两人急忙否认。

  李瑞看着两人的反应,一脸平静。

  但愿吧。

  哈工大能在这么短时间发展起来,各种课题的研究经费都不问上级要,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如果因为手里经费充足了,各个单位都去打这笔钱的主意,上面又没制止,以后谁还有积极性?

  “学校是产研学试点单位,这也是跟全国缺乏经费的大学校园探路的,如果发展受到影响,会影响全国高校的建设跟发展。后果会如何,你们也清楚。”

  去车站的路上,李校长提醒着两人。

  两人忙不迭地表示明白。

  “哟,日理万机的李校长亲自接站,倒是让小子受宠若惊啊!”

  谢威跟刘德宝两人从火车站出来,就看到李瑞跟两名中年人,其中一人还穿着军装,明显是部队的领导。

  “你小子这语气,透露着不满。”

  李瑞笑着提醒谢威,“不在学校认真学习,跑这边来干啥?”

  “我也想啊,可有人就不想让我安心学习!”

  谢威可没给李瑞面子,直接怼了回去。

  跟着李瑞的两人见这阵仗,心中更是苦笑不已。

  “你给他说了?”

  李瑞脸色平静地问一直没吭声的刘德宝。

  刘德宝一脸愕然:“说啥?我这啥都不知道啊!谢威是有事情想要来找您帮忙……”

  “……”

  李瑞神色玩味地打量了刘德宝一番,他没想到之前老实巴交的好同志现在居然装傻了?

  以前的耿直呢?

  “这位是空军装备处的梁青松处长,这位是三机部司徒明司长。”

  李瑞指着身边两人向谢威跟刘德宝介绍,旋即对着两人说道,“他们,就不用介绍吧?”

  “不用,不用!”

  两人笑着摇头,旋即主动跟刘德宝与谢威打招呼。

  听到空军装备处跟三机部的人,谢威心情变得沉重起来。

  他知道这年头手里有的钱就会被盯上,可没想到连李瑞这个最不应该打学校经费主意的人都变了,还带着外人来。

  指不定今天要跟李瑞掀桌子了。

  “走吧,先上车。”

  见谢威神态,李瑞知道他的想法,可现在当着司徒明跟梁青松也不好给谢威解释中间内情,索性就先去他现在单位的办公室。

  没有安排司机。

  由梁青松这个级别不低的干部充当司机开车。

  “上面已经明确,明年将会进一步缩减军费……跟马可尼的合作,经过了16个月的艰苦谈判……”

  车上,李瑞把目前歼-7改型项目的内情向谢威详细地介绍了。

  “空军原本希望能通过改进歼-7提升战斗力,虽然引进马可尼公司的火控计算机、平面显示等能提升歼-7的部分性能,却无法满足空军的建设发展所需……”

  “歼-7即使改进,差距跟国际上先进战机也差太多……歼-8II项目所需经费又多……”

  司徒明跟梁青松两人也不断地顺着李瑞的介绍进行补充。

  整个过程,谢威都没有说话。

  默默地听着。

  刘德宝更是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仿佛一切跟他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呢?”

  在最后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