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五月(完成日万!)(2/3)
挨骂挨训是常有的事,不过无论遭受怎样的批评,都打消不了星期六想学习绘画的心。
俗话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陈舟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增进锻造技艺的同时,星期六这个0基础的少年,也在一点点提升自己。
只要能挤出时间,总能看到他坐在白泥板前,用被炭笔染的漆黑的手画着一道道线条。
为了更好的练习绘画,星期六每天都会提前起床,生火做好饭菜,然后利用星期日吃饭的时间在白泥板上排着他的线条。
这份超乎寻常的刻苦令陈舟动容。
……
意识到星期六对绘画的热爱后,他索性停了一天锻造,专门为素描撰写了一本入门教材。
教材中除了基础的线条和排线外,还讲述了透视和光影的重要性。
其中几乎包含了陈舟自己对素描的全部了解,甚至连怎样进行静物练习都教给了星期六。
陈舟相信,只要星期六能一直坚持练习,循序渐进,总有一天,在素描这方面,会把他远远甩在身后。
……
两名土著都是活生生的人,且都处于生命中最有活力的年龄段。
有时候看到他们,陈舟就会觉得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他比这两个土著年龄大差不多十岁,与他们相处时,总会将自己置于长辈的位置。
两名土著也愿意听他的话。
最开始,他们或许是因为恐惧,因为火枪莫测的威能,因为陈舟高大的体型和种种不同而被迫遵从命令。
但到了一百多天后,伴着愈来愈多的接触,二人已然是实打实地尊敬陈舟。
他们尊敬陈舟的力量,更尊敬他的智慧和眼光。
跨越几百年,传承着华夏文明悠久历史的陈舟总能在一些事情上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一针见血地点破他们部落中冲突的根本原因,以及首领和祭司外强中干的本质。
这种近乎“哲人”的思想屡屡令二人茅塞顿开,便进一步增长了二人的崇拜心理。
……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土著的变化陈舟都看在眼里,他很欣慰自己未通过单纯的暴力手段达成这一切。
如果给驯化一个定义,他觉得这才是真正的驯化,或者说教化。
……
时间飞逝,转眼就来到了四月中旬。
长达两个月的雨季步入了尾声,锻造室内储备的木炭也已消耗殆尽。
不过它们的消耗是有价值的。
靠着愈发娴熟的锻造技术,陈舟一点点摸索着,锻造出了他所需的许多工具。
其中包括二十多把大小不一形制不同的锤子,大锤重达十多斤,最小的锤子也有一斤多,打制不同物件时用不同的锤子,它们都能派上用场。
除此之外,还有铁夹、铲子、摁子和凿子等工具,它们不仅能为锻造提供便利,还能增加陈舟在锻造过程中的安全性。
在四月初,陈舟尝试着为自己锻造了一个小铁砧。
这个铁砧的造型很简单,锻造完成后用磨石将表面细细打磨了一遍。
它虽不如专业的铁砧用起来舒服,应付陈舟目前的需求倒也足够。
……
漫长的练习过程中,随着对金属的接触,陈舟奇迹般地回想起了他曾经学到过的些许知识。
比如赤铁矿、磁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的主要特征,还有熟铁和生铁的区别。
以及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几类生铁的特点和用途。
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区别,加入合金元素炼成的铬钢、锰钢、铬锰钢、铬镍钢等合金钢的性能。
几年未接触这些材料,他还以为这些资料会被永远地埋葬在记忆深处,万万没想到,还有让它们重见天日的一天。
他想,自己能回忆起这些珍贵的知识,一方面是因为上学时反复看过相关资料数十遍,早已在记忆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另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实践总结的经验与那些知识相对应,把熟悉的东西又生生拽了出来吧。
……
无论如何,能想起这些知识都是值得庆贺的事。
慢慢回忆,陈舟担心自己再次遗忘,便认真地将这些知识记在了纸上,权当多个保险,说不定哪天这些知识就能派上用场。
……
除过去的知识外,通过实践总结出来的锻造经验也格外宝贵。
成千上万次的锻打,已经让陈舟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