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修的老物件成精了

第10章 可怕的导师,我们连六十岁老人都不如啊!(2/2)

上下下,里里外外,全都扫描一遍!

  呃,算了,还是看能不能借吧……

  “羡慕吧?”导师走过来拍了拍他肩膀:

  “当年我们干这行,都是爬到大梁上,用铅坠拉着墨线,一点一点测的。你们这些小家伙,真是赶上了好时候啊!

  ——但是,就算有工具,基本功也不能放下!任何工具,都是给人用的,人心里要有数才行!”

  沈乐连连点头。晃眼一瞥,导师手里捧了个木质的写字板,上面夹了一叠A4纸,正在写写画画。

  寥寥几笔,正堂房梁、立柱、桁椽的结构跃然纸上,连歪斜的角度,都和沈乐目测的一模一样。

  这是当年前辈大师传下来的真本事啊……

  沈乐看过当年梁思成大佬手绘的古建筑图,就是这样,精细,精美,一丝不苟。

  外立面图纸,和照片都有得一拼;内部剖面的图纸,每一个结构都历历分明,重点突出。不像电脑图纸,看多了还会头昏眼花。

  导师一直鄙视他们,不是没有理由的。他们这些学生,习惯了测绘仪,习惯了CAD,手绘的本事,基本上都放下了……

  更可怕的是,导师的草图下面,还有大段大段的计算式。沈乐看了几眼,就觉得头晕目眩,赶紧移开视线:

  导师在计算这屋子的受力结构!

  不但算当前条件下的受力结构,还要算修复、扶正、加固过程中,构件移动,受力结构的变化。

  哪里要加铁箍,哪里要打补裂,哪里要抬升,哪里要纠偏?

  构件移动过程中,这些工作,都要经过事先的计算,才能一步一步有序进行……但是,那也不是您手算的理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