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437章 半导体战略,扩张,卷死!(4/5)

开始锤zx。

  同年,开始打压HW。

  2019年正式开锤!

  如今星逸科技发展更快。

  那可能性更大,甚至会提前。

  唯一的利好事件,也只是现任班子没有把科技打压放到首位。

  相反,他们考虑其他方式。

  因此,即便调查zx,也给了斡旋的空间。

  直到2017,换人,彻底变了。

  于是,zx被锤。

  HW被锤。

  只能说,一套班子有一套思维体系。

  当下的班子,不太喜欢科技占。

  如此说来,星逸科技还有时间。

  暂时不是必死之局,还是可以斡旋一二。

  但2017年换人,那就是不死不休了。

  留给王逸的时间不多了,只能迅速发展。

  提前储备光刻机、光刻胶。

  光刻机还好说,提前买,多买点,足够用了。

  直到五六年后,国产DUV光刻机突破。

  但光刻胶就麻烦了。

  这玩意保质期就半年到一年。

  幸好光刻胶分布在多个国家。

  不像光刻机一样被asml垄断,而且以霓虹国为主。

  一向善于大国之间左右逢源,也不会真的作死。

  因此光刻胶的问题,倒不是太过严重。

  前世哪怕十多年后,也没有限制对我们的出口。

  包括EUV光刻胶。

  当下星逸半导体需要的是Arf光刻胶,用于90纳米到7纳米的芯片生产。

  未来十年,都是如此。

  至于EUV光刻胶,得搞定EUV光刻机才行,但这难如登天。

  想要战略安全,光刻机可以提前购买,储备。

  但是ARF光刻胶不行。

  对此,王逸看向胡老:“胡老,ARF光刻胶保质期就半年到一年,多买都没用,只能实现自产,才能绝对安全。”

  胡老点点头:“王董,上次你提起这事,我就联系了几位朋友,都是在霓虹国做光刻胶的专家。其中有一位还是夏国人,有意回来发展,但是困难不少。”

  王逸眼睛一亮:“胡老,特事特办,只要他愿意回来,待遇都好说,要求也好说。霓虹国给他多少年薪,我给1.5倍,不,2倍!”

  “只要能回来,搞出咱们自己的ARF光刻胶,媳妇工作,孩子上学,房子,车子,票子,都不是问题!”

  “好!”胡老点点头:“这事交给我了。”

  “辛苦了。”

  胡老摆了摆手:“都是应该的。一旦没了光刻胶,星逸晶圆厂都得停产,我可接受不了。”

  他把后半辈子都压在了星逸晶圆厂,能发展到什么地步,就看星逸晶圆厂能创造什么样的辉煌了!

  哪能因为光刻胶,毁于一旦?

  接着,胡老话锋一转:“王董,40纳米功率良品率89%,算是成了。随着熟练度升级,很快能达到95%。我接下来准备跳过32纳米工艺,直接研发28纳米工艺。”

  “好,胡老,帝都给我们的第二晶圆厂,我准备投资300亿,就是照着28纳米去的!”

  “这太好了!”胡老喜上眉梢:“40纳米工艺虽然也很先进,但总归是落后了。毕竟台积电他们都已经量产28纳米,最晚,2015就能量产20纳米的手机芯片。咱们若不抓紧上马28纳米,只会落后得更多。”

  “没错,我也是这么想的。”王逸很是赞同:“胡老,明年年底前,第二晶圆厂交付,28纳米工艺,有几成把握?”

  胡老深吸口气:“15个月的时间,八成把握!”

  “好!”王逸有些意外,没想到这么高。

  胡老笑说:“实际上,在研发40纳米工艺时,我就成立了一个小团队,专门搞28纳米,如今研发了半年多了,已经有了不少成果。等到一年后,有希望量产28纳米。”

  “那再好不过,届时,正好第二晶圆厂一期交付,直接上线28纳米,亮瞎欧美狗眼!”

  “哈哈哈。”胡老捧腹大笑:“不过眼下的星逸晶圆厂40纳米的产能不够,一年最多才能生产1.7亿枚鲲鹏芯片,根本不够用。”

  王逸点点头:“放心,我正考虑着收购中芯国际的12英寸晶圆厂,若是拿下了,产能直接翻倍了。”

  “???”胡老怔住了:“这也行?中芯国际的12英寸晶圆厂,能直接卖给我们?”

  “这可以行的,有人会出手。”王逸笑说。

  高通、英伟达都知道了消息,那魔都那边,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