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2011,二本捡漏985

第355章 美柚破纪录,高德打车遇危机(3/5)

,开始自己测绘打造百度自己的底层地图数据。”

  “而企鹅也对导航部门加大投入,并整合四维图新的底层地图数据,大有种大干一场的架势!”

  王逸点点头:“意料之中,果然,在这种战略领域,两大巨头都没有放弃,甚至阿里都在布局。”

  “对,阿里在接触老虎地图。”

  王逸有了计较:“接触去吧,不用管他们。地图有战略安全意义,BAT三巨头不会放过的,就让他们折腾去吧。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加大研发投入,保持绝对优势,遥遥领先。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绝对霸主地位,让友商只能跟在我们身后!”

  “是!”成武应道,话锋一转:

  “董事长,之前车载导航是高德的一大收入来源,如今随着移动导航的推出,免费导航的出现,付费的车载导航开始没落,高德营收下滑。接下来我想做高德行车记录仪,补上这块营收,你看……”

  “高德行车记录仪?”王逸笑了:

  “这可以,高德本就是导航领域的霸主,也是车载领域的巨头,大可以保持优势,推出衍生产品。行车记录仪,导航仪,你们都可以做。做好了,我用星逸集团,星逸手机的资源,帮你推广。做不好,你们自负盈亏。”

  “放心,王董,一定没问题的。”成武心情大好。

  王逸收购高德之后,将高德拆分成高德导航和高德打车两块业务。

  自从免费导航之后,高德导航业务收入锐减,没了进项坐吃山空可不行。

  如今做行车记录仪,也算是一个出路。

  借助高德导航,以及星逸科技的资源推广,根本不愁卖。

  对于子公司这种主动搞项目,主动创收的行为,王逸是大力支持的。

  而且高德也是个大品牌,尤其是在汽车领域,别说做行车记录仪,就算是做其他汽车相关业务,都没问题。

  比起造个新品牌,容易多了,消费者也更容易接受。

  接着,高德打车业务负责人田光瀚开始汇报:“董事长,当下高德打车由于起步早,又有高德地图作为支撑,发展很是迅速。”

  “经过这几个月的发展,如今注册司机数量超过30万,用户超过五千万,基本上各大城市都有了高德打车,但最大的问题是司机不够用!”

  田光瀚娓娓道来:“根据我们的评估,在一个健康的模型中,司机与用户的数量是1:100。”

  “也就是说,五千万用户,至少需要50万的网约车司机。但可惜,当下我们只有30万,这就导致派单时间长,高峰期打不到车。”

  王逸眉头微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咱们借助高德导航宣传,注册司机数量应该早就超过了五十万才对。是出现了什么问题?待遇也不低啊。”

  “董事长,高德打车车主收入的确不低,比上班都可观,但最大的麻烦是话费高!”田光瀚叹了口气,很是无奈:

  “网约车车主耗流量多,通话多,导致流量费贵,话费暴涨。那些全职车主,一个月四五百的话费,这让很多司机都抵触。”

  田光瀚说着,将一个表格投到大屏幕上:

  “如大家所见,高德打车的司机收入中,手机流量费就是一大支出,限制了很多司机的积极性。尤其是新人司机,一听一个月话费四五百,直接不想干了!”

  “若是咱们高德打车全部报销,那对我们也是笔不小的开支。”

  “话费是个大问题。”王逸陷入沉思。

  哪怕高德研发了零流量导航,采用离线地图,大大节省了导航流量消耗。

  但高德打车APP,总得实时更新,实时上传数据,派单,接单等等,这些都离不开流量。

  这就造成了高昂的流量成本。

  而司机接单之后,到达目的地,也分不出哪个人是乘客。还得与乘客通话,告诉乘客自己到了,车停在哪里,引导乘客上车……

  这就导致通话多,话费再度暴涨。

  在2012年,运营商套餐都是很贵的,远没有后世动不动19元200G那般恐怖。

  相反,贵的吓人,如下图所示:

  比如月租46的套餐,每月只有50分钟通话,150M的流量。

  没错,只有150M!

  不管是通话,还是流量,都不够用,超出后通话0.25元一分钟,超出后流量0.3元1M,1G就得300元!

  哪怕126元的套餐,也不过320分钟通话,400M流量。

  这年头想要流量超过1G,月租要300多!

  就是这么恐怖。

  王逸不由得头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