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的1979

第1444章 合作,也不是不可以(2/4)

不在意了。

  那明显是一句吐槽的话。

  知道了,没准还闹心。

  不知道,也就没事情了。

  喝了一口,邱老也是眼前一亮:“确实不错。说起来,你小子的手艺还是不错的。要是不开店了,给别人调制茶汤,也是很赚钱的。不过你这一盏茶汤,就要收十元?你知道现在的工人一个月多少工资吗?”

  苏何都有些无语。

  你要是知道,就不该给自家孩子拿批条啊。

  “我这茶饼,从制作开始,就要精挑细选,挑选出好的茶叶,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陆羽在《茶经》中提到制茶工序:‘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翻译后就是:‘晴天才能采,采摘的芽叶,把它们上甑蒸熟,用忤臼捣烂,放到模型里用手拍压成一定的形状,接着焙干,最后穿成串,包装好,茶就可以保持干燥了。’

  而这些,还只是一开始的准备工作。

  我参考了茶经,还有很多的着作。

  精挑细选,制作成茶团之后,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发酵的过程。

  其中的上品,被称作龙凤茶团。

  其过程极其漫长,其茶饼的成本也是极高的。

  所以十元并不算过分。”

  虽然心里知道这是实话,但邱老还是吹毛求疵的问道:“你才多大?就能够用漫长来形容?”

  “有志不在年高。况且,我用的茶团,效果绝对是数年的发酵。当然了,我们喝的这个还称不上龙凤茶团。只能说,这是小茶团吧,龙凤茶团还需要再发酵,保存一段时间。”

  苏何一点也不在意对方的话,继续说道:“而且,我这水,是取自山中的泉水,每天都是由山中接取了,再送到这里来的。

  我这火,用的也是添加了香料制作的木炭,这木炭的制作,在古代被称作为银丝碳,是贵族才能使用的。

  其燃烧的时候,不会有黑烟发出来。

  而且还带着一点淡淡的香味。

  我这茶具,也是精选的景德镇的上好青花瓷。

  我这……”

  苏何一一介绍,每一种工具,每一种材料,都是精选。

  说的方老都觉得自己喝了茶汤不付钱,都有些对不起苏何了。

  当然了,苏何也没有故意的要这么说。

  绝对是邱老不服,苏何才会和对方稍微解释一下。

  他挑了挑眉,又说道:“我这些,都是我花费了力气,花费了精力,慢慢的制作出来的。

  客人们来品尝,都是品尝了我的心意。

  倒是邱老家里,来钱才是轻松呢。

  那是多少个十元?”

  嗯?

  邱老顿时没话可说了。

  相对来说,苏何是市场经济,是付出了才有收获的。

  而他们自家赚钱,确实轻松不少。

  方老劝说道:“好了,喝茶就喝茶。说那么多做什么?”

  苏何耸耸肩,不再多说。

  邱老却深深地看了一眼苏何。

  苏何刚才说那些话,可不是为了堵他的嘴,而是要岔开话题。

  他不想在这个话题上继续下去。

  不过邱老看苏何,也不是不愿意,只是不想自己一点什么都不付出,却想从他这里拿到外汇罢了。

  这样也行。

  他需要外汇。

  方老前段时间,可是获得不少。

  “你说吧,到底要怎么样,才肯给外汇。”

  邱老知道,苏何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

  他不是老方,对方不会给自己便宜。

  之前的事情,已经结束。

  但他们也没有什么交情。

  所以,商业的归商业。

  “你这么说就对了嘛。”

  苏何笑着再次喝了一口茶汤,这才说道:“你想要得到外汇,就拿黑市的价格来吧。”

  “不可能,黑市是不合法的。而且,黑市的价格,也没有定论,外汇本身不值那么多。”

  “那你就去银行兑换好了。”

  邱老翻了个白眼。

  银行要是能兑换,他不是早就去了么?

  可是从银行兑换出来,等于是左手换右手。

  这等于没有。

  他们要做的是拿到额外的外汇,然后可以去外国购买设备,满足国内的设备需求。

  “好了,小子,你也别说那个不合理的要求了。有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