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酒醉春风惊天下(三)(3/4)
所作诗词皆是报国明志之作,宫中隆顺帝都略有耳闻,一年多时间便享誉神京,名声在外。
“不知三公子还有何佳作,可否写下让诗娘与众位公子一观!”春风楼四楼院里姑娘,都用院名称呼自己,以掩盖真实身份,也成了一个惯例,众所周知。
李泽洲接过茶,只觉得这茶不仅闻起来清香四溢,喝起来也是唇齿留香,回味甘甜,舒服道:“诗娘你这茶当真好喝,不知叫什么茶?”
诗娘捂嘴轻笑,望了一下帷幕那边,轻声道:“三公子倒是会转移话题,这茶呀,名叫‘浪子回头金不换‘,是茶娘的独家手艺,诗娘只是借花献佛呢。公子应该为这茶再作一首诗才行哦!”
李泽洲实在是对茶研究不多,不好在这上面班门弄斧,于是坦然道:“如此好茶,却是被我糟蹋了,此道我却不通,不过诗作目前没有,但是我可以抚琴一首,方才听到院里传来琴声,悠扬哀伤,我有一曲,不弹不快呀!”
在场众人俱是眼前一亮,柳齐河犹擅此道,不禁站起身道:“洲兄竟然也善琴道,不知你要弹的曲子可是自创?”
李泽洲想起他最喜欢的葬花吟,这时候可是没有红楼梦的,于是点点头道:“却为自创,悲秋伤花罢了,将来我会有一个故事写出来,大家就当提前知道这个故事的一段哀伤词曲吧。”
里面琴娘听到哀伤词曲,便抱着自己的琴走了出来,颦颦袅袅,身材看起来较为瘦小,垂云鬓发下,亦是一弯柳叶细眉,眼神带着忧郁,精致脸庞上带着淡淡蓝色的面纱,也掩盖不住那娇弱的神色,让人不禁心生爱怜。
琴娘不经意扫了一眼乐郡王世子,见其眼神躲闪并不看她,不由更是神伤,走到李泽洲面前,待婢女收拾出位置后,便将琴放到李泽洲面前,自己则靠着诗娘坐下,低着头并不言语,晓月也跟着出来跪坐在李泽洲侧边,给李泽洲添茶。
这是一张七弦古琴,暗黑色泽,一看就非凡品,上有小篆刻字“凤鸣”,应该就是此琴名字。
李泽洲也不废话,先试了一试琴的音色。
柳齐河则命婢女拿来纸笔,打算记下李泽洲弹下来的曲谱。
李泽洲熟悉之后,便对大家点点头,“凤鸣”古琴在李泽洲熟悉的吟猱绰注下,黛玉葬花的伤怀与哀叹随着琴音散发开来。
李泽洲将曹公这首“葬花吟”也吟了出来,高低起伏的琴音,伴随着李泽洲全身心投入的深情吟唱,在场所有人包括帘幕后的茶娘和酒娘都被这个气氛感染,琴娘更是伤心地倒在诗娘怀中抽泣出来,用锦帕死死捂住自己的嘴,不忍发出声音来。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软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帘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处诉。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死葬花人。
独倚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抷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有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弹毕后,在场女子俱是神情哀切,深深陷入这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坎坷命途之中。
如今女子何其悲哉,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辈子都活在男人的阴影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颜色鲜艳时情深意重,年老色衰便弃如敝履,和其平常,如何不怨,如何不哀。
柳齐河更是挥笔如风,纸张上的潦草,也预示着他内心的不平静,如此伤心曲目,让人不由自主地陷入其中,这也是音律之美,精彩!李泽洲此时在他心目中犹如神人一般,十几岁年纪如此出彩,简直当得上奇才!当一鸣惊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