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神

一八四、现场(1/2)

  这个年代其实已经发展出了照相机,

  甚至还出现了在报纸上被誉为“划时代进步”的银版照相机。

  不过银版照相机的“划时代”,指的是它终于成功地把照相的曝光时间,缩短到了30分钟以内,步入了可以“实用”的阶段。

  经过技术改良,如果是在室外光线良好的时候,此时的银版照相机的拍照时间,已经可以缩短到“几分钟”这个范围内,

  有些有条件的记者,已经开始携带照相机拍摄——主要拍“景”,但“人”也不是不能拍,只要被拍摄者愿意配合、保持姿势几分钟不动就行。

  然后报社里的雕刻师就会根据照片的内容,用尽量写实的风格,制作木板刻画,再印刷到报纸或者刊物上。

  ——因为最终呈现到报纸上的都是木板刻画,所以记者们拍摄的照片稍微糊一些也不怕。

  但如果是去照相馆里拍照的话,照相师们一般还是会至少拍足15分钟,确保成像效果最佳,

  因此照相馆里甚至还会配备有特殊的“头架”或者“脖架”,用来辅助被拍摄者保持姿势。

  当然了,要是有钱人愿意,那么把照相师请到自己家里来拍摄也可以,

  毕竟此时的银版照相机只是一个不算太大的木箱子。

  只不过要是还想把照片用最快的速度“洗”出来的话,那完整的配套工具并不少,差不多能塞满一辆马车。

  由于法兰克政府向银版照相机的发明者购买了专利,并面向全世界免费公开,

  所以银版照相机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算是相当“迅速”的,很快各国就都有厂家投产跟进,并努力宣传推广。

  此时或许还没到可以“家庭普及”的程度,但至少大部分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了。

  韦恩这时候想起这些,

  就是觉得这个年代办案,连一张现场的照片都没有,真的是有点太不方便了。

  比尔·坦奇倒是没注意到韦恩的怨念,

  这会儿正侧对着乔治伯格的地图,在跟众人讲述着案情。

  他们部门的其他警员,都已经被撒出去调查了,此时这里就他们几个人在。

  目前已经遇害的被害人一共四位。

  第一位被标记“暴怒”的,是乔治伯格的一个街头混混,

  靠勒索和抢劫一些穷人家庭维生,脑袋被人在巷子里用斧子砍了下来,脖子被劈了好几次、缺口都不平整的那种。

  第二位被标记“懒惰”的,是一个靠继承到亲戚房产勉强度日的外地人,

  一幢不大的小房屋租出去大半,全靠租户们的租金维持生活,被人绑着割了血管,凶手为了让人及时发现,还把从受害人身上放出来的血泼到了打开的窗户上,有一半都滴落到了街道上。

  第三位被标记“暴食”的,是一个在小制糖厂里工作的工人,

  被凶手把他绑在了小木屋里的床上,一个桶里装满了“糊糊”,下边引出来一根粗管子,插到了被害人的喉咙里,一部分则洒到了床上和被害人的脸上,现场的量应该远不止一桶,估计是呛死的。

  至于他的罪行,目前能调查到的,也就是他估计每天都会偷点边角料什么的回家,反正体重吃到了200多磅。

  这三位如果简而言之,或许可以被称为是所谓的“社会边缘人物”,

  没什么重要的社会关系,缴纳不了多少税金,说不定选举投票的时候都不会去。

  而凶手作案的手法,虽然据说在现场看起来相当惊悚,但其实也没有很高端,感觉并不“专业”,

  因此警察局在开始的那几天,尽管也惊讶于凶手的血腥和残忍,

  不过也就是正常封锁消息,然后慢慢展开调查这样。

  直到第四起案件发生。

  在第四起案件里遇害的,是一位富商的次子。

  因为家族基本上已经对他失望,所以他虽然衣食无忧,但是手头却比较拮据。出入不了高消费的场所,也不被上流社会的圈子待见。

  这人平时颇有些丑闻缠身,据说喜欢哄骗穷人家庭的无知少女,

  所以他遇害的时候,脑袋上被挂了羊角,下半身的衣物没了,下边也没了,

  现场留下的是“色欲”。

  这次的性质就明显不一样了,

  一方面,他是在家族的庄园里遇害的,可以说是“对本地的治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另一方面,尽管这家伙不成器,但也是富商家族里的正式成员,算是“家族脸面”的一部分。

  富商又是在本地有些影响力的人,于是对方一向市长表达愤怒和不满,压力很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