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从港岛开始当世界首富

第136章: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石油价格开始暴涨!!(3/4)

100亿美元。

  自从发现石油以来,中东人的命运就开始改变了。

  特别是经过这次石油危机之后,巨额财富潮水般涌入中东,仿佛一夜间,中东产油国就从赤贫过渡到了暴富。

  全球最大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的政府财政收入,1971年只有14亿美元,而石油危机爆发后已超过1000亿美元。

  随着石油美元滚滚而来,中东产油国过去几十年间以令人难以置信的资金投入和超过寻常的建设规模,开始了全方位的经济大开发,大幅增加国家福利待遇。

  源源不断的美元和世界财富流入到中东,也就是说在这之后,中东才开始暴富起来。

  除了中东外。

  还有一个国家。

  正是苏连。

  历史上,也就是这一次,苏连收获也是非常大。

  苏连自身经济很有问题,只有重工业和军工业,忽视轻工业,属于严重的头重脚轻,只能依靠出口资源赚取外汇,其中就包括石油。

  在这之前,苏连也一直源源不断把石油出口到欧洲,那个时候全球石油价格很低,苏连也赚不到多少钱。

  在这之后,苏连依靠大量出口石油,特别是在石油价格上涨的情况下,苏连获得更多外汇和财富。

  也正是因为这样,苏连的国力,军事实力等等开始上涨,甚至和欧美相差不远。

  一直到七十年代末,国际石油价格还是处于高峰的时候,可以说这是苏连实力最巅峰的时候。

  随后,国际石油价格开始出现下跌后,苏连的国力也开始出现衰落。

  对于香江这边来说,章廷知道其实已经表现出来了。

  “各位,这是我们的最好机会。”

  这一次石油价格暴涨后,也是影响到香江的方方面面。

  包括像李加成自己的塑胶产业,因为塑胶产品很多是化工产品,加工前是比较便宜的,因为石油价格暴涨,香江的化工产品整体上涨,这原材料上涨。

  那么生产出来的商品也会跟着上涨。

  李加成在进入到地产业后,塑胶和塑胶花对他来说,可有可无,因为五十年代他就做到香江塑胶花大王,在塑胶里面,他影响还是很大。

  以至于香江塑胶原材料价格上涨,塑胶协会的同仁都找他出头处理这件事。

  李加成为了自身的名誉和影响力,也带头让国际塑胶原材料进口到香江的时候,不至于让价格上涨得那么厉害。

  章廷知道这次石油危机影响到方方面面。

  最重要一个就是香江楼市。

  香江楼市本身受到香江股市下跌,也开始跟着下跌,以至于香江下半年开始,香江的楼市已经开始下跌了不少。

  不仅仅是章廷等人开始进入抄底楼市,像李加成等人通过发行新股抄底香江楼市。

  在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后,香江的楼市影响更大,接下来,会是有更多的企业,地产,甚至个人被迫卖掉自己手中的物业来还债的。

  “现在就是我们进入到香江楼市最佳机会,也就是说接下来,我们只进不出,这会一直持续到1975年下半年,这段时间,就是我们积累和囤地的最好机会。”

  就现在来说,章廷知道,香江拥有最多资金的正是他和银河投资公司。

  其后才到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虽掌握了许多香江市民存款,这些存款是香江市民的,汇丰银行可不敢随便乱用那些钱。

  在六十年代就发生过很严重的一件事。

  那就是廖宝珊,1948年在中环永乐街开办廖创兴储蓄银行,吸纳本港及海外潮汕籍人士存款。

  1955年改名为廖创兴银行,注册资本500万元。为吸收小市民储蓄,实行高息小额存款,吸纳大批市民资金。

  又以这些资金在西环大量购入公安、公源、源源、永源等货仓以及昆仑电器厂原址,全部拆卸建18座高楼,刚建完便销售一空。

  又将均金、祥发、泗合、成昌、均利、永发隆等货仓拆卸建为住宅大厦,遂成西环地产之王,其财富亦以几何级数增长。

  后又在德辅道西建10层高的廖创兴大厦,将银行搬进大厦底层营业,1959年收购中国国货公司旧址改建24层高的大厦作中区总行。

  银行有物业撑腰,再加上廖宝珊经营作风的平民化,存户与日俱增。又在九龙旺角购得弥敦戏院等地段建成30层大厦为九龙旺角分行。

  廖宝珊在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初,利用自己的廖创兴银行里面储户的钱,开始大量买入香江的地皮物业。

  当时,香江中环等地的物业还是非常便宜,他又把储户的钱当成是自己的钱来对外投资。

  以至于在六十年代初,也就是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