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

第103章 新闻发酵、被当作例子(1/2)

  边走边看的韩二,越看越激动。

  嘴角早就扬了起来。

  嘴里不时自语:“骂得好!”

  “对!什么人都敢称著名作家?著名、名著,没写出过名著的作家,算什么著名作家?”

  “嘿嘿,他这么骂,那王公爵教授受得了吗?王公爵……这个名字起得贵气十足啊!这次脸算是丢大了……”

  ……

  另一座城市。

  郭小四在校外小饭馆的电视上,看到了曹胜面对媒体说的那些话。

  他看得眼睛一眨不眨。

  眼里的羡慕之色,非常明显。

  等新闻上没了曹胜的身影,他才收回目光,低头吃饭。

  吃了两口,轻声嘀咕:“大丈夫当如是。”

  据说当年刘邦看见了秦始皇出行时的场面,就忍不住说了这句话。

  ……

  这一天,全国范围内,在报纸、电台、电视新闻等多种媒体上,都出现了曹胜怼那几个作家、教授的新闻。

  被无数人看见、听见。

  媒体们从业者们,对这种骂战,好像特别感兴趣。

  简直趋之若鹜。

  而民众对这种新闻,也都很有兴趣。

  文坛新秀和老牌作家、教授干起来了?

  这事有意思啊!

  这年头大家的娱乐方式都比较匮乏,虽然已经有电脑了,但大部分家庭还是只有黑白电视机。

  有彩电的,都算是家境不错的。

  电脑,也只是少数人会用。

  电影院,很多人一辈子都没进去过。

  这种大环境下,大家对聊八卦是很热衷的。

  在报纸、电视上看见了有意思的事情,会当成和人聊天的谈资,有些话多的,更是迫不及待地想要跟人分享。

  正好,文坛上的新旧之争,年轻作家对老牌作家、教授的反抗,就非常适合做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

  相比聊娱乐明星的八卦,聊文坛上的事,就比较有格调和面子,起码能显得自己关注文坛,不是那种低俗之人。

  张老师,是教高中的。

  她爱好文学。

  她很喜欢《和空姐同居的日子》,算是这本书的书迷。

  这天中午,她在学校订的报纸上,看到中原一点灰回应那几个作家、教授的新闻后,就心潮澎湃。

  当天下午给学生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

  她见班上有人睡觉、有人看课外书、有人走神、有人搞小动作,她忽然忍不住想要跟学生们分享中原一点灰的事迹。

  她是教语文的,也是这个班的班主任。

  但这个班只是普通班,班里学生没几个成绩好的,大部分都没指望能考上大学,混日子的心态很普遍。

  此时,她想跟大家谈谈心。

  她站在讲台上,拿出夹在讲义里的那张报纸,抖开后,见全班学生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来。

  她微笑问:“你们知道这张报纸上,有什么吗?”

  没人回答。

  她伸手指了指一篇新闻标题,“看见了吗?中原一点灰!我们班有人知道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吗?”

  “中原的一点灰?”

  “什么中原一点灰?中原的灰了不起啊?”

  “是不是中原一点红的兄弟?”

  “老师!我知道,您说的是一个当红作家的笔名!”

  ……

  一名女生答了出来。

  张老师抬手往下按了按,示意大家安静。

  等教室里安静下来,她开始自己的讲述,“刚才有同学说对了,中原一点灰,确实是一个当红作家的笔名,我不知道我们班有多少人知道或者看过他的作品,你们知道吗?他的第一本作品《和空姐同居的日子》,最近总销量破一百万册了,各位同学,你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成绩吗?”

  听她不说课本内容,学生们都竖起了耳朵,一双双眼睛看着她。

  有人举手,“老师!我知道!我听说这是最近最畅销的一本小说!”

  张老师点头,“对!这本书确实是最近最畅销的小说,而这本书就是这张报纸上的中原一点灰写的!”

  教室里,学生们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有人嘀咕:“同居不犯法吗?”

  有人说:“这不会是禁书吧?老师在课堂上讲这个,不好吧?”

  还有人说:“一百万册……这要卖多少钱?”

  ……

  讲台上,张老师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