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71章 韦待价升职记(冲三江,求追读!)(1/3)

  “你说得……有道理啊!”

  韦挺一下子就不困了,指着好大儿,兴奋地来回踱步。

  “你说得对啊!我也感到奇怪,关中之民并非懒汉,况且朝廷可是给报酬的呀……

  “嘶,可是也不对啊。”

  韦挺又困惑地挠挠脑袋:

  “民夫都是就近征募的,堤防垮了他们的田地也将毁于一旦。可他们为什么还是不愿出力?”

  他还是觉得是刁民的问题。

  韦待价莫名想到了工坊墙上张贴的、繁琐的工资制度。

  下意识就把自己代入到了民夫的视角,为泛着清澈的愚蠢的老爹解释道:

  “大道理又填不饱肚子。若要激发劳动积极性……那个,若想民夫干活勤快,必须付出相应的报酬。

  “如果州府没有拨付报酬,没田之人肯定不会出力,大不了进京当流民。

  “而有田的人,也得分心照看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否则就算堤坝修起来了,自己接下去的吃饭也还是成问题。”

  一通分析,韦挺恍然大悟,猛地一拍手:

  “对啊,州府不作为,众人便不得不为一己私利考虑。

  “无法团结一心,那河堤自然就修不起来,最后所有人遭殃……

  “对极,对极!”

  他兴奋得快跳了起来,立刻伏案奋笔疾书:

  “若州府官员贪墨朝廷赈灾拨款,那正是我御史台的权责范围!

  “我要连夜写奏章,明天就上报陛下!”

  韦挺虽然能力平庸了一点,但工作态度还是很可以的。

  然而,韦待价古怪地看着他:

  “为什么要烦扰陛下?

  “雍州牧由王公贵族遥领,实际办事的是下辖的二十个县令。

  “此次溃坝最严重的是渭南县。查一个县这种小事,无需奏报吧?”

  韦挺一拍脑瓜。

  对哦!

  我去,才几天功夫,这儿子的政治手段怎么长进得这么快!

  “你说得对!一个县令和两三个县丞、主簿罢了,如何能烦扰陛下!

  “等明天点卯,便即刻出城审问他们!”

  韦待价还是这么看着父亲:

  “为什么等明天?”

  韦挺一怔,不是很有自信地解释:

  “因为……因为这么晚了,那些县官肯定已经休息了……”

  “就是要在他们睡觉的时候。”韦待价的嘴角露出某位殿下的同款坏笑:

  “凭什么我们得熬夜收拾残局,而那些始作俑者们还可以心安理得地呼呼大睡?”

  “可是……这时间点还有宵禁,还有城禁,而且……”

  韦挺说着说着,忽然一拍大腿:

  “你他妈说得对!我他妈这就去找右武侯卫给出城谍文!”

  被儿子这么一点拨,他心里也冒出一股无明业火。

  “那些虫豸捅了这么大篓子,还他妈睡觉?

  “他们怎么睡得着的!

  “我要把他们从床上拖下来!”

  韦待价欣慰地看着责任感爆棚的老爹。

  孺父可教也。

  然后,他就见韦挺重重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的主意很不错,陪我跑一趟,反正渭南县也不远。”

  韦待价眼皮一跳,恨不得抽自己耳光。

  …………

  次日,小朝会。

  李世民肿着一对熊猫眼,声音有些有气无力:

  “雍州水患之事,朕决定从邻州征调民夫,代为加固渭水堤防。”

  作为不久前刚从鬼门关捡回一条命的康复病人,他也不想熬夜。

  但没办法,雍州之事让他格外忧愁。

  倒不是水灾有多严重,今年下雨并不比往年多,绝大部分地区甚至算得上风调雨顺了。

  渭水再怎么闹腾,还能闹得过大江大河、淮水折江?

  怎么别人都没事,就你出事了?

  有没有好好找找自己的原因?

  让李世民最为心忧的是,雍州的百姓不行了,懒散了,好逸恶劳了。

  连出钱修堤都不愿意好好干了!

  雍州不是一般的地区,是关陇的核心地带,是李唐家族基本盘中的基本盘。

  他李世民在成为太子前,也当过雍州牧。

  雍州百姓素来是最优质的良家子,府军中下级军官和骨干成员的第一兵源地!

  雍州人烂一点,唐朝的军队就要烂一片!

  中书舍人马周立刻上谏:

  “夏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