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62章 李明,危!(2/3)

  “啊这……”

  褚遂良发现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大坑,屈辱地把起居注交了出去。

  李世民将册子往前翻了一页,翻到今天上午的记录。

  瞳孔一缩。

  “朕昏倒后,李明率先呼救……朕脉搏停滞,御医一筹莫展……李明跪在朕的身边,以双手按压朕心,向漫天神佛祈祷……孝感动天,转危为安……”

  若不是对褚遂良知根知底,知道他就是一台么得感情的记录机器,李世民还以为自己在看小说。

  自己这条命,真的是李明向神佛祈求来的?!

  ——当然没有神佛,其实是李明拼上这条小命、以及这身吃大米拌小米得来的体重,连做一个多时辰的心肺复苏,才拖回了李世民的一条命。

  但“心脏骤停、胸部按压”之类的,对唐朝人来说有些超纲了。

  加上唐朝儒释道三教盛行,将心脏停跳又起搏这类“死而复生”的“神迹”归因为孝感动天,也不难理解。

  可以说过程全错、答案全对。

  李世民还在那儿纳闷,究竟哪个流派的祈福仪式这么古怪。

  需要用力按压胸腔,让他的肋骨疼到现在……

  “这是小事,关键是,李明救了朕的性命啊!”

  李世民抛开微不足道的疑问,眼眶都有些湿润了。

  这才是真正的孝啊!

  足以感动上苍的孝顺!

  与之相比,三位嫡子都略显黯淡了……

  “他救了朕的命,而朕居然还怀疑他不孝……”李世民自责到了极点。

  现在想来,李明虽然调皮了些,但干出的无一不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大事:

  调和他和太子的矛盾、给出驱陇西吞河北的妙计、乃至于拯救了自己的性命……

  真正做到了小节不拘、大节不亏。

  而这么多年来,他这个不称职的父亲不但对他恩宠极少,甚至还在有意无意地冷落这个最小的儿子……

  “朕真傻,真的……”

  李世民喃喃自语,瞄到了起居注上李明说的一句话,感动得眼睛都红了。

  “明大恸,抚龙体泣曰:

  “太宗有事,吾亦逝矣!”

  瞧瞧,瞧瞧,说得多孝顺啊!

  唐太宗如果出了什么三长两短,他李明也活不下去了……

  “嗯?等等。”李世民发现了华点。

  那臭小子,管谁叫太宗呢?!

  特么的连老子的庙号都想好了?!

  李世民气得忍不住发笑。

  “兔崽子,每次都能在干出一番大事之后,又试探朕的容忍底线……”

  笑着笑着,他的表情渐渐凝重了起来。

  起居注解答了“李明干了什么”这个问题,但没有解答另一个更大的问题——

  李明他人呢?

  他躲哪儿去了?

  不应该急着来领取小红花吗?

  接着,李世民慢慢意识到了第三个,也是最大的问题。

  皇子孝感动天、救驾有功。

  这本该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祥瑞之事。

  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韦贵妃和长孙无忌,乃至李泰、大伴以及身边的宦官,都在瞒着他?

  仿佛这是一件臭不可闻的皇室丑闻?

  若不是李世民多了个心眼,顶着后人的议论,强行查看起居注。

  他未必会知道、知道了也未必会相信,李明竟做出了此等奇幻之举。

  李世民的心慢慢冷却下去。

  头脑也随之冷静,高效地进行政治算计。

  后宫之首韦珪、朝堂之首长孙无忌,各自携他们所支持的皇子势力前来探视。

  而又默契地联手掩盖李明的功劳。

  加上之前李明的种种自污举动,三番五次地推脱封王拜相……

  还有两仪殿上的那句什么“父皇我要辞职”的怪话……

  “难道他的惧怕不是空穴来风?

  “难道诸皇子之间真的……真的已经闹到了这种地步???”

  李世民感到后背发凉。

  一片阴影,一片高大城门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

  “传阿史那结社率!”

  李世民当机立断,召唤离立政殿最近的禁军将领。

  大伴不知道陛下大晚上的要做什么文章,奏报道:

  “回陛下,阿史那中郎将,已率兵去往立政殿……”

  “去那儿干嘛?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