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61章 消失的李明(1/3)

  “我……这是……”

  李世民再次睁开眼睛时,外面的天已经完全黑了。

  “陛下!陛下醒了,陛下醒了!”

  太医们激动地嚎起来,手忙脚乱地来号脉。

  “陛下感觉如何了?还感觉不适吗?”

  李世民不耐烦地拍开咸猪手:

  “别吵,让朕静静。”

  太医们手舞足蹈地去报告喜讯了。

  李世民勉强从床上坐起来,捂着胸口,尝试着深呼吸。

  肋骨隐隐作痛。

  但呼吸已经恢复和缓,心脏也在有力地搏动着。

  “我到底是怎么了……”

  记忆非常模糊,他只记得和杨氏在书房缠绵了一阵,接着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陛下!陛下!”

  让人心烦的女人尖叫声,韦贵妃哭着扑倒在李世民的怀里。

  李世民的肋骨又是一阵钝痛,他咧了咧嘴,轻轻挪开韦贵妃的脑袋,沉静地问:

  “朕无事,让爱妃担心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韦贵妃哭哭啼啼:

  “陛下今晨在书房猝然不省人事,御医说是因操劳国事,以致心衰体竭……”

  “杨妃呢?”李世民打断她。

  “杨妃早已回后宫了。”韦贵妃一笔带过,继续嚎啕大哭:

  “臣妾不知该如何自处,已写信与纪王……”

  纪王就是韦贵妃所生的皇子李慎,已经出藩,在纪地为王。

  李世民皱起了眉头:

  “朕又没什么事,小恙而已,大老远的你和他说这些作甚?”

  韦贵妃道:

  “纪王极为孝顺,定要在陛下病榻前服侍。

  “若臣妾不与他说,他事后知道了,反倒要责怪臣妾不是了。”

  儿子孝顺啊……李世民倍感安慰,轻柔地抚摸韦贵妃的秀发:

  “你也累了,先去休息吧。”

  韦珪还想说什么,但大伴来报:

  “陛下,魏王、晋王与长孙无忌求见。”

  这三人来了,韦贵妃也只得悻悻退下。

  “阿爷!”

  一位胖成球了的青年王爷几乎是冲了进来。

  他是魏王李泰,长孙皇后所生的老二。

  李泰与李承乾年纪相仿,都出生于玄武门之变前,颇有才气,深得李世民宠爱。

  也因此,虽然已经成年,但李世民一直不放他去魏地就藩,还让他搬进了武德殿。

  武德殿在太极宫与东宫之间,太上皇李渊曾在那里办公。

  如此礼遇,让有为青年李泰浮想联翩,开始了与太子的一系列明争暗斗。

  “阿爷无事便好,阿爷无事便好啊!”

  李泰激动地握住李世民的手,跪地大哭:

  撕心裂肺地哭了好一阵,他才好像恍然大悟,退后一步砰砰磕头:

  “儿臣见父皇康健,喜不自胜,才做出此等失礼之举。望父皇赎罪!”

  说着一边擦鼻涕一边嘿嘿傻笑,演出了范进中举的效果。

  李世民满心欢喜,觉得自己没白疼这个带孝子。

  “青雀(李泰的小名)何出此言?”

  他主动握起李泰的手,拍拍肥厚的手背:

  “孝顺最重要的是心意。你我父子情深,何必在意酸儒的繁文缛节?”

  李泰露出了纯真的笑容。

  这时,李治牵着舅舅长孙无忌的手,红肿着两只眼眶,懵懵懂懂地走进来了。

  老三李治和两位哥哥的年龄相差有些大,一直都和小透明似的。

  “他怎么了?”李世民疑惑地问。

  长孙无忌苦笑着说:

  “得知陛下有恙时,这孩子就跪在佛堂前一直哭一直哭,哭到现在,人都快哭睡过去了。”

  李世民立刻起身,心疼地把小李治搂在怀里:

  “傻雉奴,你哭什么劲?把身体哭坏了怎么办?”

  李泰的眼神顿时犀利起来。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没想到这弟弟的演技也不可小觑啊。

  李世民抚摸着李治的头发,忽然想起了一个人:

  “承乾呢?”

  太子李承乾和李泰、李治都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怎么两个弟弟来了,他没来?

  长孙无忌担忧地说:

  “太子殿下知道陛下有恙后,当即昏了过去,醒来后呕吐不止。

  “现在虽有好转,但元气大损,御医拦着他不让出东宫。”

  李治和李泰的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