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26章 薪火相传(2/3)

趴在桌案上不想动弹。

  李明悲悯地看着战友们的惨状,贼溜溜地凑到了房玄龄身边:

  “房公……”

  “书上不懂的内容都可以向老臣讨教。”房玄龄堵住了他的嘴。

  李明悲天悯人地说:

  “陛下曾不止一次地教导我们,要以天下苍生为重。京中吃不起饭的人还在等我们施粥,我放心不下啊。”

  “殿下大可放心,施粥摊有专人照看,那八万多斤来历不明的铜钱亦然。”

  房玄龄斜了他一眼:“没有你们捣乱,他们干活能更有效率。”

  说着,他用手指轻轻点着桌子。

  李明看见茶杯空了,立刻有眼力见地为恩师斟茶:

  “哎呀,老师啊,弟子我确实有个学术问题想和您探讨探讨。

  “假设某人与父亲闹了点小误会,被父亲禁足,该如何解除误会呢?”

  你说的某人是不是你自己……韦待价心里嘀咕。

  房玄龄慢悠悠嗦了口茶:

  “首先,我会尽力避免误会的产生。”

  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李明想吐槽。

  房玄龄接着说道:

  “譬如,殿下若想不想封王,可以推辞说‘儿臣不舍离京就番,惟愿终生服侍父皇左右’,或者说‘儿臣德疏才浅,惟恐有负皇恩’。

  “说辞有很多,您又何必与陛下在殿上比试嗓门大小?害我连累被罚了一年薪俸。”

  房玄龄的语气带着哀怨。

  成功爆了老登金币,李明的心情一下子就畅快多了,忽然发现了华点:

  “老师知道我不想封王?”

  房玄龄翻起了接下去要讲的教材,都懒得看他:

  “您把韬光养晦都写在脸上了。”

  韬光养晦?

  韦待价觉得自己听见了相当高级的东西。

  皇子间的斗争已经这么激烈了吗?

  李明的神色同样一僵,立刻殷勤地给房玄龄捶背:

  “哎呀相父您真是算无遗策,啥都瞒不过您!不瞒您说,弟子我是如临虎穴龙潭地,脚踩钢丝步步悬……”

  一口一个相父,丑陋的嘴脸让韦待价都没脸看了。

  “杞人忧天。”房玄龄给出了和李世民相同的意见。

  毕竟人是有时代局限性的,相父也不可能预知未来……李明对房相父的失策深表理解,厚脸皮地追问:

  “此事不谈,回到刚才的假设。我……啊不,那位某人该如何让父皇消气,让他放我出去呢?”

  人称都乱了喂……韦待价懒得吐槽。

  房玄龄合上书本:

  “乖乖等那位父皇气消了如何?”

  “哎呀,别那么死板嘛~”李明死皮赖脸地给老师捏肩膀:

  “学生想快一点让父亲消气嘛,毕竟生气伤身,学生也是一片孝心。”

  房玄龄的语气开始有点不耐烦了:

  “若真有这片心,那就好好学习,别胡思乱想。问完了吗?我准备上课了。”

  见软的不行,李明索性耍起了赖皮:

  “我不管我不管,你都跟我说到这一步了就一定有办法!你是我的长史,你藏私,我要去父皇那儿告你!”

  房玄龄倒是不生气,幽然开口道:

  “你可知道你的父皇最近为什么焦头烂额吗?”

  “他焦头烂额?”李明一怔。

  房玄龄瞥了他一眼,谆谆教导:

  “你有时也要站在陛下的立场思考问题。找到他最关注的问题,然后……”

  “然后替他解决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你自己的目的。”

  嘶~

  李明肃然起敬。

  短短一行字,凝炼着一位职业官僚的洞见。

  老银币是真的在教自己。

  他追问:

  “父皇现在最焦头烂额的是什么事呢?”

  “殿下既然觉得所有人都想害你,为何还要对我这个外臣问这么多问题?”

  房玄龄重新翻开了书本,不再搭理李明。

  李明一愣,摸着后脑勺不好意思地说:

  “大概因为知道老师是老狐狸,能撬一点知识是一点吧。”

  房玄龄啪地把书拍在桌案上。

  “滚!”

  把熊孩子轰了回去。

  …………

  自从李明上学以来,小学课程破天荒头一遭地从头讲到了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