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父皇,我能辞职吗

第5章 治国之才(2/2)

  “既如此,吾也不便强留。你的待遇一并保留,特许你坐轿出入皇城。希望先生能常来看吾。”

  孔颖达一时哽咽,再拜:

  “谢陛下。”

  望着孔颖达苍老的背影,长孙无忌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

  “没想到,李明殿下一番胡闹,还能收到这般奇效。”

  李世民神情复杂。

  “驽马恋栈,乃人之常情。冲远公被敲打后能立刻退位让贤,也是有大智慧的。”

  其实,他早有意将孔颖达清除出朝廷。

  这事还得从周公被“请”出文庙说起。

  周公辅成王是家喻户晓的典故,周公是周武王的兄弟,尽心辅佐周武王、周成王父子,与开创“玄武门继承法”的某人形成鲜明对比。

  每当天下人祭祀周公时,他们会怎么看待自己的陛下?

  怎么看待杀害兄弟、逼父禅让的李世民?

  所以,周公必须让位给孔子。

  可问题来了,孔子是李世民幕僚班底孔颖达的祖先。

  这容易给天下人一种错觉:孔颖达恃宠而骄,进谗停祀周公。而李世民也成了听信谗言的昏君。

  多年来,他念及旧情,一直顶着明里暗里的非议,没有狠心将孔颖达清除出去。

  没想到,李明一番闹腾,竟让孔颖达心灰意冷,主动退出了政治舞台。

  既能平息非议,又没有让皇帝背上“鸟尽弓藏”的恶名。

  完美。

  “今日的收获还不仅于此。没想到,狄知逊之子小小年纪,便颇有胆识和才能。”

  长孙无忌向李世民拱手道贺:

  “江山代有才人出,乃陛下之福,大唐江山社稷之福。”

  李世民颇为玩味地抚摸着胡须。

  “辅机,今日涌现的少年英才只有一位吗?”

  长孙无忌一怔:

  “还望陛下赐教。”

  李世民点评道:

  “狄仁杰手腕高超,能娴熟地运用‘术’和‘法’。假以时日,或能主宰朝堂。”

  长孙无忌有些吃惊。

  对那出身不甚显赫的孩子,陛下的评价竟如此之高。

  更让他惊讶的是,陛下显然是先扬后抑,用狄仁杰衬托另一位少年英才。

  谁能把主宰朝堂的相材当垫子踩在脚下?

  “然而,‘术’和‘法’终究不过是朝官解决具体事务的手腕。

  “真正要治天下,所依赖的是‘势’。”

  李世民的目光投向远方。

  “能收服人心,让天下俊才为己所用。甚至能鼓动人心,让软弱的膏腴子弟也敢在朝堂上挺身而出。

  “凡事不必亲力亲为,只需一番谋划,便能上下用命,让不利于己的势头顷刻扭转。”

  长孙无忌心里一沉。

  李世民直视他的双眼,缓缓道:

  “吾子李明,颇有治国之才,吾心甚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