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医学,从太阳神医开始

第427章 中场秀(2/3)

  这也是陈宇暂时不想要孩子的一个原因。

  “我现在主要的一个工作,就是推广健康证,然后要求国家赛事加强医疗服务,比如在比赛现场增加AED设备等措施。”

  做这个事情,根源就是维维安福差点儿猝死在球场上。

  减少联合会杯这种意义不大比赛的事情,陈宇办不到,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这种风险。

  一是健康证。

  陈宇正在推动与各国足协合作,效仿意大利,实行健康许可证条例。

  在意大利,早在1982年,就颁布过一项立法,凡是在意大利奥委会下属各单项体育协会注册的运动员,无论职业还是业余,都必须接受医学检查,获得竞技体育许可证才可以参加比赛和训练。

  这当然覆盖到了足球。

  现在陈宇一是想向其他联赛推广,二来是增加体检项目。

  进度比较慢,毕竟要花钱的。

  联赛里那么多球员,增加一些隐藏疾病的检查项目,可不是一笔小费用。

  而后就是比赛现场的医疗设备改进。

  增加AED便携除颤仪,对比赛配属医务人员进行专项急救培训等等。

  骨头断了,膝盖碎了,这个好办,比赛结束了可以慢慢治,但是心脏骤停,中暑引发的昏迷,如果没有第一时间得到妥善的抢救,是会要人命的。

  “大卫,我觉得我们各支球队,也需要在球馆配备便携式除颤仪,然后要求队医进行急救方面的培训。”

  心脏猝死的案例很少,专门配一个急救员不现实,但配一台便携式除颤仪,进行一些简单的培训,这个花费不多,可一旦真出了问题,是能救命的。

  “雷吉刘易斯就是一个需要警醒的案例。”

  斯特恩若有所思的点头:“陈,这是一个好提议,我会认真考虑的。”

  顿了一下,他说起了正事:“陈,因为今年女足世界杯的事情,你跟中国体育局应该建立了很深刻的友谊吧。”

  陈宇不明所以,只是点了点头。

  女足世界杯这个事儿,中国足协,体育局,真的要承自己人情。

  自己帮助他们减少了至少上亿的损失,让无数人前期筹备的努力不至于做了白用功。

  只可惜,哪怕在自家门口,中国女足也没有登顶捧杯,半决赛输给了瑞典,三四名决赛也输给了美国队,最后排名第四,让德国捧杯。

  当时组委会邀请过陈宇去参加开幕式,去现场看球。

  但最终因为工作太忙,陈宇没去。

  不过陈宇关注了这届世界杯的新闻,也看了比赛录像。

  看完之后,陈宇只能说中国女足输的不冤。

  主场作战,是有一定的加成。

  但是很明显,中国女足在对抗这一块儿,远不如德国和瑞典。

  尤其是德国队。

  看德国女足的比赛,恍然间让陈宇有一种看男足比赛的错觉。

  速度,力量,对抗能力这些方面,中国女足已经全方位的落入下风。

  感觉就是训练这一块儿,还有战术没跟上,落伍了。

  再加上99年亚军那一批老将退役,如果青黄不接,中国女足的实力还会继续下滑。

  但不论结果如何,在保住举办资格上,体育局真的欠陈宇一个大人情。

  “大卫,你想说什么?”陈宇问道。

  斯特恩笑道:“陈,你也清楚,这些年我一直在推进NBA国际化,扩大NBA的市场,我注意到了一些新闻,说的顾问公司,准备和中国篮协合作,而他们准备把现有的甲A联赛进行商业化改造。”

  陈宇点头,这也就是所谓的北极星计划。

  “陈,我们想参与到这项计划中,用我们NBA的成功经验,帮助甲A建立自己的商业联赛,扩大篮球在中国的影响力,长期看,对于我们来说这是有好处的。”

  NBA最大的一块儿收入,就是转播权。

  而只有世界范围影响力大了,转播权才能卖出高价。

  中国有广阔的篮球市场。

  这也是斯特恩极力推动,让姚铭这些中国球员登陆NBA,并免费让中国体育频道转播NBA比赛的原因。

  而现在,他又看到了一个契机。

  “我初步已经有了一些想法,比如在中国举办季前赛,还有让那些退役的球星老将,或者打不上球的边缘球员,能够去甲A打球,提升甲A的比赛水平。”

  “只有比赛好看了,才能正向发展起来。”

  有钱赚,才能有更多的人投身于这项运动,让比赛越来越好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