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二十一章 皇爷爷,这是为了让您能真正的长生不老!(2/3)

能一直坐视不理。

  办报刊正是釜底抽薪的办法。

  若是能让其成为发行量最大的报纸,让大明家家户户皆订阅,人人争相传诵,那文官集团的舆论优势,便会不复存在。

  不料,听完他的话,朱元璋却是皱起了眉头。

  报刊,在这个时代,并非什么稀罕物。

  朝廷有“邸报”,民间也有各类小报。

  只不过,朝廷的““邸报”必须经通政司出版发行。

  什么人能看,什么人不能看,都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而民间私自发行的小报,一直是大明朝廷严厉打击的对象。

  一经发现,轻则将家产全部抄家入官,自身流放几千里;重则以谋逆论处,砍头枭首,甚至是诛杀三族乃至九族

  除了“邸报”之外,老朱从来没有想过官方要办其他的报刊。

  皇孙亲自办报刊,还是类似于小报类的报刊,在老朱看来,多少有点难以想象了。

  见到老朱的模样,朱允熥立即明白,自己还是将事情想得太简单。

  果然,要让人转变思维,将其说服,十分不易。

  他脑海内念头飞转。

  “皇爷爷,孙儿想办报刊,还有一个更大的原因,孙儿是想让皇爷爷长生不老!”

  “胡说八道!”老朱斥道:“世上岂有长生不老的人?”

  “别听那些人天天喊咱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实都是假的,骗人的。”

  “生老病死,乃是天理循环,万古不变。”

  “任何人妄图追求长生不老,皆是逆天而行。”

  “咱的目标是让天下百姓都安居长寿,岂能让咱一人长生不老,来看百姓受苦受罪。”

  “你们要记住,身为帝王,要勤于政事,将功业记载在史册上,让名声流芳百世,这才是真正的“长生不老”!”

  朱允炆忙道:“皇爷爷,孙儿记住了!”

  朱允熥却道:“皇爷爷说得真好,孙儿也知道是这个道理。”

  “名声流芳百世的人,哪怕是死了,也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们是真正的永垂不朽。”

  “但光靠史册记载可不行。”

  “史官们会修史,会纂改,数十代之后,事情便说不清。”

  “皇爷爷驱逐鞑虏,恢复中华,这是亘古未有的功绩,孙儿认为要大力宣扬,让天下人人传诵。”

  “如此一来,就算后世史官再怎么改史册,也抹不去您的名声和功绩。”

  “只有这样,皇爷爷就能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活在千千万万老百姓的心中,才能真正的长生不老了!”

  “这是孙儿一点孝心,还望皇爷爷成全。”

  朱允熥说着,拜了下去。

  旁边的朱允炆听得目瞪口呆,没想到这个弟弟拍马屁的功夫,也进步得如此之神速。

  他连忙道:“三弟,你虽然是一片孝心,但若用报刊宣传皇爷爷的功绩,难免有吹须遛马的之嫌,会给朝廷树立不好的风气,皇爷爷恐怕不会同意的!”

  他只想阻止朱允熥行事,却全然没有去注意观察老朱的脸色。

  朱允熥正色道:“二哥何出此言!”

  “皇爷爷的丰功伟绩,可不是我吹出来的,而是铁一般的事实。”

  “报刊宣传也不过是秉笔直书,令天下人皆知,让皇爷爷永远被天下人记住,难道这也有什么错吗?”

  “二哥,难道你不希望天下人永远都记得皇爷爷,不希望皇爷爷千秋万载的名声永垂不朽吗?”

  他一边说,一边小心注意观察。

  便发现素来老谋深算,将自己心内想法藏得很深的老朱,此刻脸上已有掩饰不住的笑意和喜色。

  朱允炆忙道:“皇爷爷,孙儿绝没有这个想法,只是……”

  “行了,咱都知道,不必再多言!”朱元璋一挥手,笑道:“既然熥儿想自己办点事,咱又岂能阻拦?”

  “办报刊的事,咱准了!”

  他摸了摸胡须,笑容满脸,虽然情绪不激动,但心中的喜意,却比之前刚看到油印机,验证它的功能,还要高上几分。

  又接着郑重其事的交待道:“熥儿,你须要记得,在报刊上记载咱的事迹,只许秉笔直书,不许肆意奉承,夸大其辞,明白吗?”

  朱允熥闻言,心中长长吁了口气。

  果然。

  千秋万代的名声,才是老朱心中最在意的事情。

  也对。

  哪个帝王会不在意这种事呢?

  恐怕越是明君,越是勤政的君王,便越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